社区有喜,凡人有光——一场疫情时期的婚礼
发布时间:2022-05-10     文章来源:大桥人家     关键字:疫情防控;社区有喜;喜事连连

  新上海人周春宇和刘洋是大桥街道锦州湾路居民区里的租户,妻子周春宇在上海理工大学当老师,丈夫刘洋就职于杨浦区一家IT公司。二人从学生时代开始相恋,转眼已经是第8个年头。今年的4月29日,是两人结婚的日子,在原来的设想中,两人应该在春风吹过的晚上,在明亮的酒店大堂里,在朋友们的祝福声中,共同迈向人生的下一段旅程,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从3月29日开始,皓月坊小区就一度进入封控状态,4月1日,又随着浦西整体封控再度进入全体居民足不出户的状态。热心的周春宇成为了小区的志愿者,从核酸检测到发放抗原、社区团购、收垃圾,她几乎参加了每一项工作。由于周春宇慷慨大方,又善于组织、规划、沟通,很快,就成为楼栋里大家的主心骨。楼栋里谁家有困难,总是第一个想到她,她也很乐意为大家解决问题:“我是入党积极分子,这个时候居委会又那么忙,总归要为他们分担点什么。”

  志愿者的日子充实而忙碌,一晃就是半个多月,随着婚期的临近,两人再也淡定不下去了,想着怎么也要把房子拾掇一下,稍微有点仪式感。4月25日晚上,周春宇在皓月坊的居民群里发出了一条简短的信息:“谁家有喜字?”她没想到几十分钟后,这条消息就像一个火苗,点燃了整个小区的气氛。

  婚礼这件事很快就传了开来,五分钟之后,就有邻居送来了“喜”字。紧接着,全楼的人都开始在微信里祝福他们,楼栋群就像炸了锅一样热闹,甚至,热心的小区居民们还偷偷地为他们策划了一场惊喜。

  惊喜是由楼栋里三个年轻人牵头的,经过多次设计、沟通,决定在新人结婚的当天晚上,用楼栋的灯光送给他们一个大大的“囍”字,寓意“社区有喜”,也希望他们“喜事连连”。

  方案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呼应,以三个年轻人为首,整个楼栋的居民都参加了大型灯光排练,甚至连对面楼的居民也自发参与进来,从对面楼的角度观看,不断为他们纠正灯光设计的方案。4月29日当天20:18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场由锦州湾路居民自发导演的大型灯光秀开始了,随着用灯光拼成的“囍”字出现,小区的气氛达到了巅峰,不断有人透过窗子喊出“新婚快乐!”“那一刻我真的哭了。”新娘周春宇说道:“本来打算把眼泪留在婚礼敬酒的时候感恩父母的,没想到留给了社区里的邻居们,不过也没关系,他们这时候对我来说就是那个象征着温情的存在。”

  作为锦州湾路居民区的“当家人”,新婚夫妻的“娘家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陆铭提到这场婚礼更是喜不自胜:“我代表锦州湾路居委会祝这对新人新婚快乐,白头偕老!”问到他为什么这么激动的时候,他也给出了他的答案:“疫情反反复复,日子如同复制粘贴般,锉磨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想象,但社区里有了喜事,算是给全体居民们带了了盼望,在他们的鼓舞下,我相信,疫情很快会过去,我们也终将拥抱生活。”

返回顶部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