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殷行街道“非遗在社区”系列课程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22     文章来源:今日殷行     关键字:志愿服务;非遗风采;传统工艺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之际,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殷行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携手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依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阵地平台,于近两日举办了“迎建党百年 展非遗风采”——2021年殷行街道“非遗在社区”系列课程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活动将建党百年和非遗元素相结合,为来自居民区约40名志愿者带来景泰蓝掐丝珐琅画DIY活动以及非遗麦秆画制作课程体验。

  景泰蓝掐丝珐琅画

  景泰蓝是中国著名的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元朝,因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且釉彩多为蓝色,故名景泰蓝。它一般是在铜胎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器物,因此又有铜胎掐丝珐琅器之称。其工艺繁琐、制作流程考究,通过十几道重复手工步骤才可制作出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指尖艺术品。由于景泰蓝的历史意义及工艺,2006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掐丝珐琅画是由传统景泰蓝工艺延伸创新而来的平面画,是传统工艺与创新材料、工艺的结合。

  活动开始,老师讲述了景泰蓝掐丝珐琅画的历史渊源、传统工艺、著名作品等,其历史之深远、工艺之繁复、作品之精美无不让人啧啧称赞,迫不及待地想亲手制作感受一下。

  随后,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扁铜丝描绘了天安门、党徽、荷花、企鹅等图案,精美又灵动,将自己对党和国家的千分情、万分爱化作珐琅质的色釉填入铜丝之间,为祖国建党百年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非遗麦秆画

  麦秆画制作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工艺,以麦秆为原料,经过十几道工序的技术处理,运用绘画构图手段,将经过处理的麦杆一点一点剪贴、拼贴,制作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人物、书法、风景、动物、花鸟鱼虫、古典建筑等多种题材的作品,古朴典雅富有立体感。

  麦秆画代表性传承人陈奇荣创作麦秆画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已经从第一代的黑白两色平面画过渡到第二代的彩色平面画,再由第三代的浮雕式作品过渡到第四代的全立体作品。在传承原有剪纸与麦杆贴画的工艺水平上,将两者有机结合,创造了新的麦杆画技艺,并将国画、剪纸、镶嵌、篆刻、凸雕和金属铸画等艺术共融一体,空灵飘逸,线条流畅,衣裙舞风,神形俱佳。麦秆画于2007年入选杨浦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活动过程充满趣味,居民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陈老师寻求帮助,一幅幅《荷韵》便跃然纸上,生动而富有灵气。

  通过本次活动,一方面提升了居民们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以及动手动脑能力,另一方面拉近了居民们和传统艺术的距离,大家一起感受传承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化的重要意义。居民们纷纷表示,对中国“非遗”文化产生了极高的兴趣,在日后生活中也会继续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返回顶部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