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聚焦 当前位置:上海文明网>徐汇文明网>徐汇聚焦
致敬夏靖词老师和十二年后依然怀念的《少年闰土》
来源:徐汇文明网   时间:2018-08-15

乘我还未老 帮你去寻找

王泠一

  这是一个涵养情怀的年代,每一个孩子都闪烁着初心的光芒。

  是否要帮助孩子实现她或他的愿望,对我来说并不是必答题;只是我选择了必答。帮助郑善匀同学寻找她“失散”十二年的小学班主任老师,就是一个案例。

  我认识郑善匀的时候,她在田林三中读初二;当时,她的父亲郑贡达和我都是区政协委员。接着,姑娘去徐汇中学高中磨砺;后来在上海大学求学,如今在大洋彼岸留学。在十年的交往中,姑娘从我这里知道了不少精忠报国的故事;而她留学之后老想着如何报效祖国。我说服了她,报效祖国就从感恩母校开始吧。

郑善匀在新泽西州立大学的近影

  于是,去年她回上海探亲时,先是陪徐汇中学的高中生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就大国北极战略采访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权威杨剑研究员。她还陪田林中学的初中红领巾,去采访、慰问同一个社区的志愿军炮兵战斗英雄陈斌老人。她也替父亲去还愿,采访了父亲的母校建襄小学;和陈静校长交流的是建襄体育的特色和女排精神。而她的文笔及取舍已经很成熟了,采访记都在权威报刊上全文刊登。

郑善匀回沪探亲期间采访志愿军战斗民族陈斌老人

  她自己的小学母校离建襄其实很近,就是向阳小学。但她小小的年纪,却显示出道不明的“近乡情更怯”。她的犹豫心态是——“不知道如何为小学母校做事情”,于是,徘徊了好一阵子终究没去成向阳小学。其后一年,她不断地向我表达对小学母校和老师的思念;或暗示、或明示,希望我能够为她母校做些贡献。

  我答应了,尽管这对我来说是小事情,但对她来说是天大的事情。不久,张健慈(时为天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安排我和向阳小学范建军校长结识(郑姑娘读书时的洪雨露校长就是她的前任);于是,社科院文明办和向阳小学就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设计,这些设计都有助于丰富天平德育圈的案例。其中,有一个可以持续展开的项目,是今年六月成立了学生社团“鲁迅知己社”;大家都很高兴。

  郑善匀就更高兴了,她向我回忆了小学时期接触鲁迅作品的片断、以及后来求学阶段鲁迅精神对她的影响;由此,她格外怀念当时执教她五年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夏靖词。但是从2006年6月毕业至今,毕竟十二年过去了;郑善匀和她的同学都找过,却没有任何夏老师的确切消息。于是,我就主动决定帮助她去寻找恩师。根据她估计的老师年龄和我区教育发展概况,我判断夏老师还应在向阳。

  果然,灯下黑!只是,夏老师在暑假中。为了不打扰她平静的生活,我选择微信和夏老师联络。而我和夏老师毫无交情,难得她没有认为我是骗子。不过对于“大姑娘的近影”、夏老师却表示感觉“很模糊”。不能半途而废吧?我想起了鲁迅先生“韧的精神”,“韧”和“愣”也差不多;我就愣是让郑善匀的父母连夜找出来“小姑娘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毕业照。这下,尘封的记忆全部激活了。郑善匀当年应该是优秀毕业生,所以和班主任、主要任课老师和洪校长都坐在第一排,她就在夏老师的右边紧邻位置;夏老师还提供了留影老师们的全名。

向阳小学时期的郑善匀

毕业典礼留影:第一排左二为郑善匀,左三为夏靖词老师

  第一排左三起,他们分别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夏靖词;科学常识老师李桢忠;校长洪雨露;教导主任夏彬;英语老师龚珺;数学老师金建英。夏靖词还告知:洪校长、数学金老师、科常李老师已经退休;夏彬老师还是教导;英语龚老师则在分校任教。至此,我突然觉得这个暑假“我没有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

  这真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一切有情怀的存在,都能找到她们黎明的曙光!(作者为上海社科院文明办主任、《上海精神文明发展报告》主编)

 

致敬夏靖词老师和十二年后依然怀念的《少年闰土》

郑善匀

  身在彼岸,心系着故土。从朋友圈中的信息发布得知,母校向阳小学的鲁迅知己社在今年六月宣告成立。这个母校新社团的诞生,一方面让我对如今范建军校长的远见卓识钦佩不已;另一方面,也让我很思念自己的班主任夏靖词老师。

向阳小学夏靖词老师近影

  我们都知道:一百年前的5月15日,上海发行的《新青年》让读者们第一次见到了“鲁迅”这个名字,也第一次看到了以现代体白话短篇小说形式出现的《狂人日记》。笔者第一次知道鲁迅先生似乎是还在科技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绍兴做了一番不同以往的郊游。在那里参观百草园时,爸爸妈妈让我记住了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菜园子,曾是一位著名中国作家孩童时代的乐园,而这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就是当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周树人)先生。

  我虽然幼儿园时就“认识”了鲁迅的画像,但是还不认识先生的作品。第一次真正接触到鲁迅先生的作品就是在向阳小学,初读大约是暑假返校刚拿到新书的时候。回到家一定是迫不及待地先打开语文书,跳过所有的古诗,把所有有插图的、有趣的课文当成小人书一样先看上一遍,还理直气壮地声称自己正在“预习”。在我的印象里,《少年闰土》的课文本身算不上太有趣,但是文旁插画里“闰土”脚下的那一大片西瓜地反倒是应了暑天的景,赚足了我的注意力。到了真正上这篇课文的时候,当时年青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夏靖词就让我们分角色朗读。

  夏老师的设计令人难忘,当时课堂上的气氛很浓烈。“我”的角色很快便被人抢了去;而扮演闰土的那位同学,因为“紫色的圆脸,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则被同学嘻嘻哈哈地揶揄了好几日。虽然课间休息时不免打趣玩笑,但是鲁迅先生笔下“我”与闰土之间真挚且平等的情谊,在我们心中从最初的情感体验上升为最终的理性认识;也让年幼的我们无一不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应充满“诚”与“爱”。鲁迅先生之伟大,正是因为他的作品处处彰显着对全社会的人文关怀。

  后来,我去了田林三中。再后来,我去了徐汇高中;又陆陆续续地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杂文以及诗歌。我从向阳小学和夏靖词老师那里积累起来的鲁迅作品阅读爱好,一直保留着、直至到彼岸留学。只是之后接触的作品内容逐渐严肃了起来,“礼教吃人”传承的是先生的批判精神,“救救孩子”试图唤醒着国人沉睡的灵魂。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用“狂人”本身的视角反映了当时推行现代化所受到的重重阻碍。受到外国影响而启蒙的先觉之士往往是少数,这些觉醒者、改革者、创新者就仿佛是看着大众的“狂人”,他们想要挑战旧礼教,引入新观念却遭到无情抵制,他们和未受启蒙的“村民”无法沟通,甚至被大众当成已经疯了的“狂人”。逐渐明白:鲁迅先生心中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告诉他这些先觉之士想要进行社会改革,必会因此遭到压迫而变得孤立。但尽管如此,“狂人”决不能“痊愈”,若是“痊愈”,则等于投降,是背叛了初衷,放弃了反抗。

  鲁迅先生一生都希望能通过“立人”最终达到“立国”,他将改造和解放国人作为自己的使命。鲁迅先生说:“学医学救不了中国人”!因此,他选择用笔唤醒着民众沉睡的灵魂,致力于改变中国的落后现状,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作为现代公民,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理应具有主体意识,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具备国家意识与爱国精神,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无论是鲁迅先生的个人经历还是他的作品,都包含了数不尽的爱国元素和民族责任感。我很想告诉夏靖词老师,我认为那些被选入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一开始的出现往往是突出人文关怀,而后更是具有培养学生爱国意识的深远意义。

  教材是一回事,如何上好鲁迅作品课又是一回事。夏靖词老师当年的课堂设计,其实是艺术般的情景再造;就是设身处地、直接复活了作品中的角色。这对我之后继续品味鲁迅先生的作品,在理解人物心理背景方面帮助很大。同时感觉到:除了主体意识与国家意识,鲁迅先生的作品中还不乏文化意识。先生在《拿来主义》中调侃似地表达了自己对各国文化的态度,“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长期以来的丑态,提出“拿来主义”则是希望我们可以充分认识本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用甄别的眼光对待外来事物,有选择地将“拿来”的东西取之精华并加以改革创新,把它变成具有本国特色的东西,为我国所用。

  我还渐渐体会到:文学是连接世人的“命运共同体”,鲁迅先生作品的深刻性不仅体现在他对社会现实的无情揭露以及思想意识的深刻分析中,更蕴含在他对启蒙意识的召唤里。因当时所处时代环境动乱,再加之复杂的个人经历,鲁迅先生的作品主题大多是为了唤醒国人麻痹的内心从而挽救民族危机,看似对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深刻的启蒙意义,实则不然,鲁迅先生的作品除了批判国人的劣根性,还包含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同情以及对人性中“诚”与“爱”的呼唤。我还想告诉夏靖词老师:鲁迅先生的作品主题永不过时,在当代,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不仅能让我们拥有警醒的民族责任感与求真务实的勇气,更有助于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以及塑造。虽然我离开向阳小学也已经十二年了,但师恩难忘!

  夏靖词老师,您在上海一定很开心吧!我现在留学的专业是心理学和人力资源。每当我得到一点您的片断消息,在彼岸总是感到特别亲切。我已经知道在我毕业的那年,母校托管了一所百年老校并改名为向阳育才小学;而您作为骨干就去那里挑起了语文教研组的重担。那里的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对您有三个“一级棒”的口碑——即“普通话一级棒”、“公开课一级棒”、“带徒弟一级棒”;我特别为您感到骄傲。还有为了备课,您总是不辞辛劳、身体力行。有一个佳话说有一年的夏天,为了上好“薄荷茶”这篇课文;您带着更年轻的五位语文老师利用午休时间、冒着火辣的太阳到小河边采集薄荷,并栽种在花盆里;为的是让学生们在上课时有一个形象直观的了解。而后,每一个教室都飘溢着薄荷的香味……我还知道,您的公开课、您的科研成果,都得到了好多学科高手的推崇。后来,您又回到了向阳小学;继续在班主任的岗位上痴迷着启迪少年中国的事业。

  在歌唱建党九十周年的神圣时刻,您深情地为少先队员们撰文:“向阳,是队员们快乐的天地;向阳,是队员们兴趣的王国;向阳,是队员们创造的舞台;向阳,是队员们成才的摇篮。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想唱就唱,要唱得漂亮。每个队员都用最优美的歌声唱响生命的华彩乐章,每个队员都用最优美的歌声抒发心中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去年九月八日,向阳小学庆祝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是您和黄季冬两位老师用诗朗诵的形式把庆祝大会推向高潮,充分表达了全体老师为自己是一名人民的教育工作者,且身为向阳人而感到骄傲。

  当然,到处打听您的消息,不如面对面地向您汇报、向您讨教。希望以后我回上海探亲的时候,能够有机会来母校探望您。最后,祝您和您的家人事事如意。(作者为向阳小学2006届校友、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