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岸逐梦记 一座城的“超时空”文艺复兴密码
来源:徐汇文明网   时间:2020-01-21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徐汇区区长、西岸文化艺术委员会主席方世忠共同为“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揭幕,开启了中法顶级美术馆之间的新合作,也揭开了巴黎左岸与上海西岸文化碰撞的新局面。

  不知道喝惯了左岸咖啡的马克龙总统是否品出了西岸的文艺味道,但他可能尝不出西岸原先的工业味道。不仅是他,只要不是“老上海”,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如今朝着世界级滨水开放空间、亚洲最大规模艺术区前进的西岸,10年前还停留在百年“工业时代”的印痕和岁月里。

  从近代上海工业时代出发,转身前往文艺之岸,继而又驶向传媒、金融、人工智能交叉融汇的彼岸,仿佛只是一个转身的机会,西岸已经从鲜为人知的地理位置变身为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符号,成为上海一个无法忽视的文化存在。而支撑这种华丽转身的,则是西岸“超时空”文艺复兴之路坚定而自信的探索。

  缘起:百年工业区的荣光传奇与历史使命

  上海西岸位于徐汇区黄浦江畔,岸线长度11.4公里,区域面积9.4平方公里,规划开发总量950万平方米,是“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中承载“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高品质中央活动区。

  但在10年前,这里还是上海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区之一。提到这块当时还没有什么具体名字的区域时,人们通常将它形容为“20世纪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在中国工业还比较落后的年代里,这块土地已闪耀着荣光。

  时光倒回至1915年,坐落在上海西岸的龙华机场,其前身是北洋政府淞沪护军使署的江边操练场,而且当时已经有了水上机场。1917年,随着标准机场的建成,龙华机场成为中国民航的诞生地。在这里,先后诞生了著名的“中国航空公司”和“欧亚航空公司”。比龙华机场资格更老的是始建于光绪年间的上海“陆上门户”—上海铁路南浦站,在淞沪抗战中,南浦站几乎承担起整个上海铁路客、货运的重担。上海水泥厂则是我国第一家湿法水泥厂,也是国内最早的现代大型工业企业之一,上海著名的海关大楼、国际饭店等建筑就是使用这家工厂生产的水泥建造而成。

  除了以上这些,上海还有很多历史见证者:北票煤炭码头是上海第一座水陆联运码头、上海合成剂厂生产出为人熟知的“白猫牌”洗涤剂、上海飞机制造厂制造出我国首次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这些盛极一时的名字共同亲历了中华百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也见证了后工业时代上海变革中城市空间转型的窘迫。

  当上海向以现代服务业为导向的超大型都市发展时,传统工业不得不退出上海城市的核心空间。徐汇滨江的老牌工业区应当何去何从?这是历史给上海出的一道题。

  探路:编织上海城市空间的文艺复兴梦

  一座城市,要走向世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文化崛起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事实上,早在400多年前,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就曾站在这里放眼看世界,开启了以“西学东渐”为核心的“光启计划”,成就了中国近代以来最早与西方文化接触的“徐家汇文明”。

  时光流转,西岸文化走廊品牌的提出使徐汇区迎来了又一次“文艺复兴”。这一次,上海站在了前往国际大都会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城市空间的重塑。坐落在黄浦江西岸的徐汇滨江区即将开启一场新的征程,而赋予其生命力的仍将是文化。

  布局已经开始。2008年,上海市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计划”,徐汇滨江区迎来了综合开发的纲领性契机,同年一并启动的还有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项目。2010年5月1日,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建成并对外开放,与上海世博会同步呈现在世人面前。2011年12月21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徐汇区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实施“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战略,确立“文化先导、产业主导”的开发思路,“上海西岸”成为上海徐汇滨江地区的新称谓,并被广泛使用。2012年7月,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签署落户西岸协议;2012年9月,首届西岸音乐节成功举办,成为西岸经典文化品牌;2013年10月,首届《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开幕。

  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计划”启动前,上海西岸是集聚“铁、煤、沙、油”的“铁锈地带”,而10年后,一条多元现代的美术馆大道在黄浦江边不断延展开来。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场馆集群在西岸初具规模,包括由煤炭码头改造而成的龙美术馆,以麦道机库为蓝本改造而成的余德耀美术馆,以上海飞机制造厂厂房为基础改造而成的西岸艺术中心等。此外,西岸还与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香港西九龙文化区建立了合作关系。

  10年间,西岸严格按照艺术规律、国际惯例、市场规则发展,创立并成功举办西岸音乐节、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三大自有品牌活动,每年推出春夏、秋冬两大文化艺术季,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超过100场。2018年,西岸艺博会成功吸引全球43个城市的国际重要画廊参股,展示作品达4000余件,价值近20亿人民币,被国际艺术市场在线服务平台Artnet称为“预见艺术与商业中国标准的艺术博览会”,已成为全球艺术日程的重要一站。

  依托西岸美术馆大道、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西岸艺博会,集聚国际知名画廊、艺术大师作品、艺术原创人才和策展运营团队,上海初步形成了串联艺术品创作、展示、交易、后台服务等各环节的产业链条。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引领性、标杆性、重量级的艺术盛事青睐在西岸“开局”。2019年10月29日,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仪式在西岸举行。两天后,上海首个国际艺术品交易月以“艺术西岸,全城联动”的形式启动,包括3场大型艺术博览会、14场拍卖活动、52场展销活动、35场展览活动、8场外延活动在内的112场系列活动相继开展,并推出一批备受瞩目的一站式通关服务、建立报批绿色通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等有效措施。截至11月25日,国际艺术品交易月百余场系列活动中仅境外艺术品展示、展销、拍卖的累计货值已突破91亿元,各大博览会总参观人数已超过50万人次。

  通过国际艺术品交易月,西岸正在逐步推动上海形成艺术品交易活跃、艺术品展览机构和人才集聚、艺术品优质服务、艺术品交易产业链成熟的千亿级规模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为上海打响四大品牌的战略部署,加快落实“上海文创50条”提出的“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的发展目标添薪续力。

  对标巴黎左岸、伦敦南岸,上海西岸从生产型岸线向生活型岸线的华丽转变让人刮目相看。围绕“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西岸传媒港”等核心项目,西岸正着力打造汇集国内外顶尖文化艺术、信息传媒、时尚设计、创新金融等为主的国际级滨水文化金融集聚区、独具魅力与活力的世界级滨水开放空间和亚洲最大规模艺术区。

  革新:“双A”引擎驱动城市空间新发展

  以艺术空间、艺术季和艺术交易中心为主,西岸的文艺布局已基本成型。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艺术以外,西岸另有布局和谋划。

  面对新的10年,为积极适应人类社会的最新发展和需求,西岸启动了“双A”战略。其中一个“A”即“ART”,旨在用艺术为西岸塑造标识,注入灵魂,营造多元文化生态,建设全球艺术设施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另一个“A”是“AI”,即人工智能,西岸已连续3年举办人工智能发展国际峰会,致力于打造最具活力的AI现场、最优生态的AI高地,促进文化艺术和人工智能的双向赋能。

  在“双A”战略的指引下,西岸正在加快推进西岸传媒港、西岸智慧谷、西岸金融城三大标杆项目建设,并积极构建文化创意、人工智能、创新金融三者互为支撑的复合型产业架构。

  可以预见的是,在“双A”引擎带动下,西岸地区能级将再越级,不断巩固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领先地位,同时开创性地为艺术发展融入科技和金融的力量,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新“西岸”,打造城市空间建设的新典范。

  世界上没有一条河流是相同的,也没有一片岸的故事可以重复。从巴黎左岸到上海西岸,这并不是简单的空间复制,而是新时代城市空间无穷想象力的展现。今天的西岸正向着中央活动区核心承载段的目标前行,到2035年,上海西岸开发总量将达到950万平方米。到那时,西岸传媒港、西岸智慧谷、西岸金融城三大核心项目将日趋成熟,上海西岸将形成集聚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西岸美术馆、西岸剧场群落等20余个文化载体的亚洲最大规模艺术区。

  传承历史文脉,夯实文化产业。不断蜕变并生长着的西岸注定会迎来属于上海的“海明威”“萨特”“毕加索”,也终将会实现一座城市执着追求的文化品牌梦想。(信息来源: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