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播报 当前位置:上海文明网>徐汇文明网>文明播报
徐汇剪纸非遗传人致力普及海派剪纸艺术
来源:徐汇文明网   时间:2019-01-21

李守白利用丙烯和板材等材质,采用剪纸镂空技法,创作出大型创意作品《海上天际线》,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以新的表现形式展现上海剪纸的独特韵味。图片处理/王梓含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不消几分钟,一只顽皮的小猴就跃然纸上。在徐汇区枫林街道活动室里,上海剪纸非遗传承人林曦明的关门弟子孙继海,正在给剪纸爱好者作现场示范。退休多年的老孙始终活跃在各项社区活动中,致力于普及海派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文化形态之一。作为一种传统造型艺术,剪纸以雕、镂、剔、刻、剪等技法为长,载体包括纸张、金银箔、皮革、绢帛甚至树皮,图案样式丰富多变,风格明快朴实。因材料易得、技法易掌握,这门古老艺术依然保持着旺盛生命力。

  剪刻纹样早在纸出现之前就已经流行。西周时期“剪桐封弟”就是指周成王将梧桐叶剪成玉圭分封其弟唐叔虞。新疆吐鲁番高昌遗址出土的北朝团花剪纸,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剪纸作品。千百年来,剪纸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间审美情趣,成为各地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剪纸历来有南北两派之说,地域色彩浓厚。相比北派剪纸的粗犷质朴,南派剪纸意象更为精巧,造型更为秀丽。上海剪纸则融南北之长,且善于汲取中西方艺术门类中的养分,逐渐形成精致、独特的海派风格。2008年,“上海剪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与河北、陕西等地剪纸作为“中国剪纸”联合申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位于徐汇区枫林街道的“林曦明现代剪纸艺术馆”,陈列着上海剪纸传承人林曦明的七十多件作品。林曦明是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画师,曾师从苏昧朔、王个簃、林风眠等大家,以中国画名世,又极擅剪纸。他的剪纸作品大胆融入书画创作的写意、夸张等手法,对人物面部的虚化处理、作品边缘的剪刀痕迹等,都不同于传统层次交错、刀工细腻的剪法,构图鲜明饱满,形式简练新颖,风格豪放朴实。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林曦明创作了一批反映社会新貌的剪纸作品,特别注重对时代主题的表达,极大拓展了剪纸的表现题材。在用色上也不限于红色,尝试以黑色、白色点染、套色进行创作。

  林曦明认为,传统剪纸源自农耕时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常见题材,反映的是当时百姓对生活的质朴愿望;而现代剪纸的生命力,则在于跟上时代步伐,贴近现实生活。

  作为上海剪纸的保护单位,枫林街道以林曦明、孙继海等传承人为核心,通过多种形式传承发扬剪纸艺术,如建立“林曦明现代剪纸艺术馆”、组建“上海剪纸”传承队伍、创立《上海剪纸》艺术专刊、编制剪纸教材教案、在社区和学校设置教学点,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非遗。

  近年来,孙继海积极参与白领午间课堂教学。“年轻人很有想法和创意,会大胆尝试立体、变形等表现形式。”他认为,剪纸从传统的线线相连到现代的拼接形式,就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现代剪纸融入写意风格、讲究装饰性,是一种必然趋势,未来剪纸的艺术风格会更夸张,“无论剪纸的主题和形式怎样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变的。”(信息来源:文汇报记者 王柏玲 摄影:文汇报记者 赵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