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播报 当前位置:上海文明网>徐汇文明网>文明播报
访京剧演员王佩瑜 “更立体地进行戏曲普及教育”
来源:徐汇文明网   时间:2018-01-29

  “面向年轻的市场、年轻的粉丝和观众,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培养、引导和等待。我们要让好的剧种、好的艺术、好的艺术家,在当代有更强的生命力,也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地来关注戏曲大众化普及教育。”青年报记者近日在人代会现场专访市人大代表、上海京剧院(位于徐汇区)一级演员王珮瑜。

  她透露,今年,全新升级的“瑜乐京剧课”将走进上海的50所小学,并在中学以导赏的形式推进普及教育。“瑜乐京剧课”也将在全国挑出10-20所高校进行巡讲。

  关于“出名”

  特别看中年轻人的市场 露面多了有赞赏也有质疑

  “都是出于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从《奇葩大会》到《朗读者》再到《跨界歌王》,有人说,以前只是在戏曲界很有名气的“小冬皇”王珮瑜,一下子成了大众明星,不论是不是戏迷,都开始粉她,特别是年轻人的圈子里,俨然已是京剧界的“自带流量”。

  对于自己“频繁”出入广受年轻人追捧的热门综艺节目,王珮瑜表示,每一次露面她都会说“大家好,我是京剧演员”,这个开场白雷打不动,无论是唱歌、综艺秀还是用其他跨界的方式。“这是立命之本,非常重要。”

  对于自己的这种跨界和混搭,王珮瑜这样理解:如今,尤其是年轻观众、年轻群体,他们在文化艺术上的涉猎和消费非常多元。对今天的人来说,京剧艺术其实不一定是他必须要听、必须要接触的。然而,这又是我们自己国家特别好的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作为京剧演员,应该有这个责任让更多人看到。“要让人看到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就要去相对显眼的位置,去那些年轻人都可能接触的平台。”

  王珮瑜坦言,她去过《奇葩说》、《跨界歌王》、央视《开学第一课》等节目后,喜爱她的观众确实变得更为多样了。其中,以“90后”、“95后”年轻人居多。《开学第一课》是小学生和爸爸妈妈都必须看的,所以,她也知道,自己现在在小学生里知名度很高。“因为全国小朋友都要看啊,他们还要写观后感。”王珮瑜笑着说。

  不过,王珮瑜也十分清楚,这些节目在迅速帮助她提升个人知名度的同时,有赞扬也有质疑。事实上,她一直告诫自己和团队,要“出得去回得来”,立足自己的主业,顶得住诱惑。这是致力传统戏曲大众传播时必须坚守的底线。

  “有些负面声音,对我来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做了这些事情确实出了结果。有好的平台,好的包装,好的理念,同时,作品够好,那一定会有人看到。所以,于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相信大家都是出于爱和关心。”王珮瑜很是释然。

  她觉得,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当同行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这个事业的时候,会得到更多理解。“现在不理解也没关系,我们做很多事情也不是为了别人理解。好的结果,莫过于我们的传统艺术拥有未来。”

  王珮瑜称,现在在整个戏曲行业内,有不少人和她持有相同的想法并且在身体力行地做这些事情。“只不过,我很幸运,我被大家看到了。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提供这样开放的平台,让更多的戏曲演员能够露面。”至于“一夜爆红”的提法,王珮瑜认为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从事京剧艺术25年来的积累,只是在某个时间点上爆发了。

  关于“开拓”

  不断拓展观众人群,并让观众人群年轻化

  “京剧等戏曲艺术已经到了传承传播同样重要的时代”

  提倡“老戏新装”一直是王珮瑜所坚持的事。“我们唱的、演的、学的、继承的是传统骨子里的老戏,是京剧在这一两百年中传承下来最好的宝贵的财富,也是老艺术家们留给世人最好的剧目、流派。但今天,必须用新的方式去包装京剧,并用现代的传播手段来让更多人知道传统的艺术。这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王珮瑜说道。

  在她看来,当今的京剧等戏曲艺术,已经到了传承传播同样重要的时代。“这是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你唱得再好,没有人知道,等于白搭。我们的观众在哪里?这就需要不断拓展观众人群,并不断地让我们观众人群年轻化。”

  正是这样的理念与坚持,最近五年来,除了演出,王珮瑜干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去年轻人中传播。“不断在年轻人中普及京剧,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投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以往,包括我个人在内,在做这件事情之前,更多的是专注在自己的专业上。如今,传承和传播要齐头并进。”

  近几年的投入,让王珮瑜等已经看到了比较好的成效——有很多人因为对某些个体演员的了解和喜爱,转而开始了解其身后的艺术。

  如今,“瑜乐京剧课”的足迹已渐渐覆盖大学、小学、幼儿园、寺庙、党校、妇联、养老院等。“只要有人地方,我都愿意去。我觉得,自己还是蛮自豪的,因为确实也一直在不断总结和调整。课件的提升、优化,都从这些最接地气的实践中来。”

  王珮瑜透露了她今年戏曲大众化普及教育的计划,涉及本市小学、中学、高校的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比如,针对上海市的各大学和小学,尤其是宝山的小学,我们会先行推出‘瑜乐京剧课’的小学版。这是一个全新开发的课件,这个课不仅是我个人在讲,还会集合一批年轻的、优秀的京剧演员。最终,‘瑜乐京剧课’将成为一个平台,这个品牌不仅仅属于我个人。”

  据悉,“瑜乐京剧课”的小学版在年后开学就将正式启动。今年,小学版会走进上海50所小学,包括一批民办学校,还会挂牌京剧工作室,让孩子们在校内就能学到京剧。高校版今年还会继续走向全国各地的大学。至于中学生,王珮瑜说,会以导赏的方式,带他们到剧场直接观看。

  关于“履职”

  让好剧种好艺术好艺术家在当代有更强生命力

  “对自己来说,很大一个挑战就是时间管理,我会努力不负使命”

  王珮瑜说,能够当选市人大代表,离不开人民的信任,学校、单位、行业的培养和支持,无论老师还是同行、亲朋都给了她无限的鼓励。“2018年,既要回归剧场,还会做很多与教育普及、传播有关的事情。身为一名人大代表,更要好好履职,参与调研、视察、形成代表建议等。基本上,今年会把所有时间继续扑在工作上,对自己来说,很大一个挑战就是时间管理,但我会努力不负使命。”王珮瑜如是说。

  就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弘扬海派文化,也提及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王珮瑜认为,京剧虽然形成于北京,但也是海派文化特别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大家了解京剧形成历史的话,就会知道京剧是在北京形成、在上海定名。上海是京剧形成的重要码头,烙下浓浓的上海印记,有着海派文化的基因,也受到很浓厚的海派文化滋养。”

  因而,在王珮瑜看来,身体力行做京剧的传播、当代化的普及,其实就是弘扬海派文化的一种表现。“这是我们上海的特色,我也是上海本土培养的京剧演员,这是挺骄傲的事情。”

  “面向年轻的市场、年轻的粉丝和观众,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培养、引导和等待。我们要让好的剧种、好的艺术、好的艺术家,在当代有更强的生命力,也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地来关注戏曲大众化普及教育。”

  王珮瑜希望,从政府的层面,或者从媒体的公共层面,可以为更多的传统艺术发声,给予戏曲从业者在各方面的政策倾斜和支持。(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