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齐心共建“比邻而居”, 携手度过“七年之痒”
来源:徐汇文明网   时间:2019-10-09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把关切的目光投向奋斗者,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鼓舞了万千新时代的奋斗者。

  长桥街道特别策划了“一居一品”栏目,回顾和讲述各居民区干部和居民的追梦故事。本期我们来看看汇成二村居委居校共建的故事。

  汇成二村居民区概况

  汇成二村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东与华东第一居民区为邻,南以汇成东西通道为界,西倚西南模范中学和汇成南北中心通道,北靠西南模范中学。汇成二村居委会下辖汇成苑二村1--45号。辖区内有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等单位。目前,总人数1707人,户籍人数1429人。居民区建立党支部1个,有党员94人,其中退休党员82人。

  历年获奖称号

  1996—2018年度上海市文明小区,2010年度上海市民主法治小区和上海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居委,2011—2012年度上海市平安示范小区。

汇成二村居委“全家福”

  一边是徐汇区响当当的名校,一边是建于上世纪的老旧小区,一边的家长想要接送孩子、保障出行安全。另一边的居民天天为堵车、绕路发愁,这一切都发生在与西南模范中学仅有“一墙之隔”的汇成二村居民区。

  你可能不知道,在这堵墙的背后,是居民区、学校与居民自治共治的努力。也正是因为这堵墙,才真正地打开了西南模范中学与汇城二村长达七年的合作共建,并在共建的道路上开展了文化、爱心、平安和服务四大共建内容,实现了居校共建、共享、共赢。

  一堵墙的“变身”带来的居校共建

  这堵墙原先贴满了“小广告”,而在这堵墙上开着一扇门,那是西南模范中学的边门,但凡到了校园开放日、上下课高峰时间段,门前的那条窄路不仅需要承载来往的居民,还汇集了来往接送孩子的家长、车辆等,时常通行不畅。

汇成二村居民区书记戎皖敏展示共建协议

  “这样的情况在早些年的时候,时有发生,所以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汇成二村居民区书记戎皖敏说,“后来,借着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的推进,小区路段的乱设摊问题完全解决了,也重新规划了车辆进出入,这堵‘垃圾墙’就显得尤为突兀。”正是基于这样的契机,西南模范中学开启了与汇成二村居民区的共建合作——打造一堵爱心文化墙。

改造后的文化画廊

  国学修身、垃圾分类、节能环保……这堵墙“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处传播核心价值观,颇受居民、同学们喜欢的 “文化画廊”。焕然一新的“文化画廊”也成为了小区和学校的教育宣传“小课堂”,而原先墙前“拥堵”的小路也发生了变化,一支戴红袖章的“护校队”随时守护着社区与学校的秩序和平安。

  一支队伍的“坚守”得益于长效合作

  “2012年的时候,护校队就成立了。当时的一批20多名家长、社区志愿者会自发地在上下课、开放日、返校日的时候指挥交通,保障居民的出行以及学生的安全。” 戎皖敏书记告诉我们,护校队成立至今,已然成为了社区的一道文明宣传的风景线,这也得益于与西南模范中学的平安共建。

护校队的常态化坚守

  有了这样的共建合作,西南模范中学与汇成二村居民区的“亲密关系”也越拉越近,想要将共建内容扩大,只有更深入社区,爱心理事会自治项目孕育而生。

  借助大调研,项目组和居民区发现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对腿脚不便、又住在高层的老年人来说缺少一个崭新、共享的“歇脚凳”。小区爱心理事会名誉会长、西南模范中学汪劲松校长牵头,如今小区45个楼道内都安装了不占用楼道空间的折叠式“爱心凳”。

爱心结对、关爱社区老人

暑期实践“一日社工”体验

  除此以外,居民区还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让西南模范的同学们在暑寒假体验“一日社工”,为老志愿服务等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让学生们能在社区服务中收获责任心、爱心和信息,为培养有志、有德、有才的新少年共同努力。(信息来源:徐汇区长桥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