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当前位置:上海文明网>徐汇文明网>头条
志愿先行,看上海徐汇区域内这个近万人的“家”如何防疫?
来源:徐汇文明网   时间:2020-02-21

  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

  徐汇滨江区域,共有19个在建项目23个地块,高峰时期将有近万名外来务工者在此工作,属于人员大范围密集流动区域。近期,随着工友陆续返沪,做好这里的疫情防控十分重要。

  疫情当前,作为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党员志愿者们于1月22日就成立了“疫情联防联控工作联络组”,将19个项目23个地块的临时支部书记、项目经理、联络员和志愿者们纷纷拉入微信群,下发“疫情防控返程人员信息、体温测量统计表”和“疫情防控信息统计日报表”,坚持每日一群一表一报机制,及时有效反馈各项目工地流入人员的信息情况,牢牢把住第一道安全防线。

  滨江区域所在的徐汇区龙华街道也积极助力区域科学精准防控,要求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重点地区来沪人员的医学观察与申报管理,认真做好集中医学观察点管理,全力保障物资供应。

  截至目前,春节期间未离开上海的,加上陆续返沪的工友已有数百名,为此,建设者之家志愿者们分区域分情况压紧压实各项防控举措——对于新近返沪的工友,落实登记并检测健康状况后集中隔离观察;对于未离开过工地的工友继续做好各项防护举措,按常规为有序复工做准备;对于全体工友,通过手机发送定制的“返程复工防疫指南”,助力工友们平安复工。

  这两天,滨江建设者之家专设了来沪人员登记台,对每一位进入建设者之家的来沪人员都将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从源头控制疾病的输入和扩散传播。

  组织志愿者在做好自身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一名志愿者对接3个项目工地,并实地走访每一个项目工地,督促各工地及时做好信息反馈,确保每天10点前准时反馈各工地在岗和流入人员的信息情况。

  建设者之家作为“防控前线”,以“有人、有物、有措施”为基础,把好人员进出登记关、体温检测关、防护关、消毒关、监测关。并通过电话、微信等与各项目工地联络员沟通,实现党建引领区域化、疫情防控平台化、志愿服务全程化、通报信息网络化,及时准确传达交流疫情信息和工作要求。建设者之家党支部还组织各项目工地安保志愿队伍进行体温测量仪培训,医护人员手把手教大家准确、安全地使用耳温仪和红外线测温仪,同时将爱心企业捐赠口罩及消毒液下发各项目工地。

  面对大量外来建设者回到工地一线的情况,建设者之家在中建三局徐汇滨恒项目的牵手下,对站点从内到外、从外到内进行全方位的消毒,确保工作站自身防护消毒工作落实落地,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

  复工前准备

  按规定填写《健康信息登记表》,核实身份证号、手机号码、户籍地、春节假期到往何地、有无与疫情重点地区人员接触、14天内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且与属地社区信息共享。

  来自或途径重点地区人员需在项目隔离区自行隔离14天,其他地区返程人员自行隔离7天。

  食堂/餐厅

  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脱口罩。

  避免面对面就餐,尽量避免交谈。

  错峰就餐,避免扎堆就餐。

  打包回宿舍单独用餐,有条件可自己带饭。

  施工生产

  每日两次测量体温,有异常立刻就医并向上级汇报。

  在施工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与工友接触、接待外来人员谈话时保持适当的距离。

  交通出行

  项目工地全封闭管理,没有特殊情况不建议外出。

  交通出行建议步行、骑行或私家车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内物品。

  生活区

  勤洗手、多通风,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禁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保持宿舍空气流通,每天测量体温,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物品使用要消毒,个人用品不混用。

  废弃口罩处理: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部卫生,废弃口罩放入专用垃圾桶,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外卖、快递尽量采用无接触配送,取到的物品应先在通风环境下静置半小时以上再进屋。

  应急处理

  如有工友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