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上海文明网>徐汇文明网>图片新闻
上海徐汇:用经典演绎新时代文明实践,央视春晚上的这5分30秒,结缘“梧桐·名家汇”!
来源:徐汇文明网   时间:2021-02-19

  等了一晚上,终于等到《朱鹮》,果然没让我失望,太美了!”观众赵倩说。

  上海歌舞团舞蹈《朱鹮》,除夕夜23:30在央视春晚亮相,时长5分30秒,看得许多观众意犹未尽。

  先是24位女演员扮演的群鹮一字排开登场。她们穿着淡粉色的裙子,戴着羽毛头饰,足尖一点红,个个纤细灵动。一分多钟后,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舞者朱洁静出场,一段精彩的独舞不禁让人屏住呼吸。

  其实,早在去年,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舞者朱洁静就与徐汇市民们分享过她为了更好地完成《朱鹮》这个作品所做的功课喽~当然,肯定会有不少小伙伴表示很迷茫,小编提示关键词——“梧桐·名家汇”。

  为推进市民群众“家门口的文明实践阵地”建设,进一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徐汇区委宣传部、天平街道党工委,依托天平街道66梧桐院· 邻里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联合举办“梧桐·名家汇”,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文化雅集。

  “梧桐·名家汇”文化雅集项目,邀请到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文化艺术界引领风气、同时又与徐汇有着不解之缘的名家大师,以一部部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为切入口,携其经典代表作依次登场,与观众进行零距离、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这些“大咖”们都是新中国建设发展的见证者、同行者,他们的艺术人生与新中国、与改革开放紧密相连。

  每期“梧桐·名家汇”活动现场,在各自领域声名卓著的领军人物,俞丽拿、朱洁静、马晓晖、佟瑞欣等名家大师通过一部部红色经典、脍炙人口的作品,打动和感染着现场观众。

  去年11月份的“梧桐·名家汇”上,朱洁静透露,自己当时接到朱鹮这个题材的时候,不仅没有多大感觉,甚至毫无信心。“因为大家知道,在世界舞台上演绎鸟的作品,最著名的就是《天鹅湖》,用芭蕾的形式演绎高贵的天鹅,很美。而在云南,还有一位艺术家杨丽萍,她的孔雀舞,也早已深入人心。我一个小小的晚辈,演绎不太被人熟知的朱鹮,我当时是毫无信心。”

  为了深入角色,朱洁静做了大量的功课。《朱鹮》创排初期,主创团队数次赶赴陕西洋县、日本佐渡创作采风,看朱鹮怎么喝水、怎么觅食、怎么飞、怎么挠痒痒,回到练功房,再一点一点用肢体探索朱鹮的语言。

朱洁静讲述观察朱鹮生活细节的场景

  知晓了作品背后的无悔付出,最后的成品必然是令人百般期待的。今年春晚舞蹈类节目很丰富,中国古典舞、少数民族民俗舞、现代舞、芭蕾舞、街舞等舞蹈艺术百花齐放。看到春晚节目单官宣上海歌舞团舞蹈《朱鹮》,微博网友们就表达了对这部作品的期待:“今年春晚最期待的节目”“去年春晚《晨光曲》开始关注上海歌舞团,很高兴又能看到小姐姐们”。

  《朱鹮》演完,微博上很快出现热议:“舞者飘逸灵动,舞台静谧梦幻”“舞美不花哨,非常清雅,音乐也很高级”“朱洁静也太美了,演员们都是仙女吧,完全被征服”……

  “每一帧都是一幅画!舍不得眨眼睛。”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首演于2014年,有“东方天鹅湖”之称,目前演出已超过250场。在赵倩看来,和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相比,《朱鹮》更东方,更含蓄。演员依靠头、手指、脚尖的动作展现出朱鹮的轻盈灵动,非常细腻,不仅形似,更做到了神似。

上海歌舞团在央视春晚表演《朱鹮》

  5分30秒太短,有太多精彩无法呈现。在舞剧《朱鹮》中,不只有美,更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上世纪80年代,朱鹮在日本几近灭绝。在陕西洋县,中国科学家发现最后七只朱鹮,在中日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朱鹮繁衍生息,“吉祥之鸟”再次回归人类视线。

  在佐渡,朱洁静曾长久凝视一个玻璃框里的朱鹮标本,那是“日本最后一只朱鹮”阿金。阿金死时,全日本曾降半旗哀悼,还出版了一本书《朱鹮的遗言》,讲述阿金的故事。

  当观看朱鹮标本的人流散去,房间里只剩下朱洁静和阿金。她小心翼翼走近它,凝视它。“我仿佛听到阿金隔着玻璃跟我说话,它说我的族群灭亡了,人类把我的世界抢走了,但是我不憎恨你们。我飞不动了,我选中你来当我的翅膀,把我的故事告诉全世界。”

领舞朱洁静

  演出前,朱洁静在微博上写下:“朱鹮很珍贵,跳《朱鹮》的人很幸福。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萌生舞剧《朱鹮》到2014年首演至今10多年了,遇到这部作品,我愿意相信是命运的馈赠。闭上眼睛,每一个灵动浪漫的音符和每一个潜心创作的瞬间都在我的脑海浮现,回味无穷。如今,它的舞姿和旋律仍在当今的中国舞台上飞扬、绽放!”

  春晚结束后,上海歌舞团的演员们将踏上舞剧《朱鹮》的巡演之路,《朱鹮》也将在今年迎来第300场演出。那些春晚舞台上未讲述的,去剧场发现吧!(信息来源:上观新闻、上海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