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文明 当前位置:上海文明网>徐汇文明网>大家谈文明
民乐:史莉莉孜孜以求的中国味
来源:徐汇文明网   时间:2019-06-10

  六月七日、小长假的第一天恰逢端午,也拉开了今年上海高考的序幕。按惯例上午的第一场考试是语文,中午时分全市瞩目的作文题公布了!朋友圈里是一片沸腾。徐汇中学正高级音乐特级教师史莉莉更是很幸福地和我微信交流,因为高考作文的主题是“音乐的中国味”;这也正是她目前正在孜孜以求、深入思索的课题。她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突出代表,尽管工作繁忙、业务压力集聚但仍醉心于音乐教育、艺术素养、学生气质、民族特性等文化软实力积淀的理念认知。

史莉莉老师是民乐的使者

  我其实也明白这样的道理:艺术领域的成就,越是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换言之,包括乐曲谱写、乐器演奏在内的音乐文化,越是在民族风格上具备完整的独立性或品位,就越是世界性的或者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史莉莉则在她赠送给我的著作——《音乐在心灵中绽放》中指出:音乐教育要服务于文化主体,当我们学习研究传统音乐时,应考察当时产生这些音乐形态的时代文化背景、民俗行为及文化体验,沟通传统与当代文化主体意识,转化与培育出当代的音乐风俗。

  徐汇中学创立于一八五零年,是上海开埠后第一所(其实也是全国率先)实施西式近代教育和引进西方音乐课程的中学;最初的音乐教材以及课堂教具还是以拉丁文化为母本的。在这样一座著名的百年老校中任职的史莉莉,却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她强调道:培育中华音乐文化的大树,让她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音乐人的崇高历史使命。而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史莉莉的内心独白,也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城市森林里的徐汇中学国乐团

  从育苗到护绿、再到培植大树,是气质到气量、再到气度的升华。徐汇中学正高级语文特级教师、曾宪一校长是这样评价史莉莉同志的:“天道酬勤,师贵好学。史老师是青年教师励志的典范”!同时,在曾校长看来——“美育是最高等的教育。艺术教人求美,史老师思索出了艺术的真谛:只要到她班里学习的学生,更多的是鼓励,她根据学生专业的具体情况创编作品,让孩子们在排练节目中找到自信”。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最高师范理念了;但要真正做到,得投入多少精力啊!曾校长告诉我的是:“史老师每天怀着激情进入学校,每天都有做不完的科研、课程教学工作,她是个忙碌之人,也是个快乐之人”。而且,曾校长还进一步强调说:“作为现任校长,为学校有这样的卓越老师而倍感自豪”!

舞台上的徐汇中学国乐团选手

  根据我自己近距离观察,史莉莉最近的突出成效是——徐汇中学国乐团在上海及长三角区域舞台的崛起。她把学校国乐团的成功因素概括为: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设置了优质的平台、如曾校长就经常鼓励老师们群策群力编好教材;而学校也在不断开发与需求实际接轨的校本课程、激发并巩固了学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意志力;同时,在整个徐汇区文化氛围支持下,家长们也普遍成为了民乐的知音。史莉莉还感慨地和我说,徐家汇社区也特别重视民乐的公共需求和信息反馈。

  和本世纪初相比,整个上海和江南地区也开始充分重视民乐。也就是说,徐汇中学国乐团所需要的天时、地利、人和等诸条件都相当成熟了,因而获得了精湛的发展;同时,也鼓舞了徐汇区其他兄弟学校投入民乐的热情。这,确实是可喜可贺的!难能可贵的是,史莉莉还充满热情地欢迎乐器训练零基础的学子加入学校民乐的队伍;她看重的是民乐受众面的持续扩大以及学子们不断收获的自信。

徐汇中学国乐团应邀参加非遗演出

  史莉莉和音乐教研组的老师们还经常带队外出演出,有时是社区和徐汇、有时是外区和长三角、有时是北方,她最自豪的是去北京大学参加汇演。在这些弘扬民乐的汇演中,既有全场民乐主题安排、也有独立的民乐篇章设置。我发现史莉莉和徐汇中学国乐团有一个王牌式的节目——《西域放牧》,而且通常是压轴的。这是一个民乐合奏,从曲目上就可以得知其主题是反映我国西部草原的胜景。

  这一著名民乐乐曲的原创作者,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音乐大师徐景新。他一九四三年出身于奉贤,在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接受系统训练后、就开始了为电影配乐的职业生涯。为取得事业的成功,徐景新坚持不懈的学习各方面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其它业务:如导演、摄影、美工、剪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电影艺术创作源泉。除努力学习外,他还经常到各地的工厂、农村、学校去体验生活同时采集素材,以此来开阔自己的创作视野。徐景新是学西洋作曲的,但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影片,他对民族乐曲和民族乐器都进行研究,因此他和史莉莉老师也成为了知音。史莉莉根据实际进行了曲目的改编,以利学子们在演奏中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而徐景新前辈(音协主席)还专程到学校观摩过,认为变奏非常适合于学生的艺术涵养训练、同时赞赏徐汇国乐团的演奏情绪表达很到位。

史莉莉老师在徐家汇社区舞台上指挥

  后来我还了解到:这一曲目其实是徐景新大师作品《东西南北中》之第三乐章。其全部组合则分别是:东海日出、南岛椰林、西域放牧、北国对花、中原锣鼓。在徐汇和长三角,民乐团队除了偏爱《西域放牧》的悠扬,还喜欢《中原锣鼓》的气势。而在台湾,一些艺术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也经常是选择《西域放牧》和《中原锣鼓》。在北京一些来访的海外艺术团体,为了表达对东道主的特别敬意、往往也会安排民乐合奏;这就是越来越国际化中的民族风范表达吧!

  这是史莉莉和她的同事们期盼的一种新格局,同时也努力突破自我。如早在五年前,徐汇中学国乐团就参加了在崇明举办的、由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等单位主办,上海音协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富盛杯”长三角社区民乐团队邀请赛。高光时刻是在2018年1月19日晚,由徐汇中学主办;上海市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学生民乐联盟指导的徐汇中学国乐团2018新春民族音乐会专场,得以在贺绿汀音乐厅成功举行。徐汇中学的师生和家长七百多人欢聚一堂。音乐会在其国乐团全体成员气势磅礴的序曲《中原锣鼓》的隆隆鼓声中拉开了帷幕。曾宪一校长致开幕词,向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和演职人员送上了美好的新春祝福。最后,在史莉莉老师指挥下国乐团全体成员带来的悠扬婉转的《西域放牧》和热情奔放的《爱我中华》乐曲声中,为这场音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值得指出的是《西域放牧》的演奏,获得了多个专业奖项。

作者记忆中的徐景新大师的小作品:蜻蜓。

  和史莉莉的交流,让我想起了自己初中时的音乐老师殷亭如。我不知道她啥学历、只知道她当过知青吃过很多苦,业余爱好是欧洲文学名著。我其实不喜欢音乐但上课也不捣乱,她告诉了我不少莫扎特、肖邦等著名作曲家的故事,也让我分清楚了民乐乐器。她悄悄地去拍电影,后来成为一部西安电影制片厂影片《都市里的村庄》中的女主角(1982年公映)。这部影片的插曲《蜻蜓》就是由徐景新谱曲的;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大师的作品。不过,校长对于殷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去拍电影而不是备课,是很生气的;一番谈判之后,殷老师辞职了。这在当时的长宁区教育系统也是个轰动性事件!而我现在就想:如果殷亭如老师能够穿越到如今的徐汇中学任教,应该是可以在汇学平台上教书与演出两不耽误的吧?

作者已故的初中音乐老师殷亭如

  (作者:王泠一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明办主任、《上海精神文明发展报告》主编,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