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文明 当前位置:上海文明网>徐汇文明网>大家谈文明
吴文静:家国情义重如泰山
来源:徐汇文明网   时间:2019-04-02

  对中国人或者是普天之下的中华儿女来说,亲情纽带最重要的首先是家、家之上为国,所以说“有国才有家”。以前国家尚不富强的时候,我们也常常说要保家卫国。现在国家已经富强起来,中华儿女的赤子之心也愈发淳厚、晶莹;我复旦大学的本科同学吴文静和她的一家就是这样的典型,每每让同学们倍受感动。

吴文静在澳洲幸福的一家

  记得本科阶段,我的同学有五十一位;上海籍占三分之一即十七位,女生也是十七位。同学们的专业分历史学和博物馆学;我和吴文静都是历史学。班主任张广智教授提倡同学之间互学所长、互帮互助;因为她英语不错而古汉语弱,我反过来英语很差而古汉语强,于是我和她接对子。她还是复旦大学田径队的跳远选手,经常在高校比赛中拿冠军的、是我们全班的骄傲。那时,复旦大学田径队的队服设计特别漂亮、端庄和大气,吴文静着运动装比赛入场时的那模样真是叫英姿勃发、旭日东升。她能跳六米,这是当时很厉害的成绩;男生们都希望她继续练下去,以后参加奥运会、也能够让我们满足些虚荣心。不过,她选择了读书。

浪漫本身就是情怀,也是幸福的钥匙

  大学第一学期最为磨合,那是我们从高中生转为大学生的关键时期;何况是在复旦大学这样的学术圣地。很快我就发现,中学历史教科书都有标准答案、我历史成绩能够接近满分的窍门只有一个字——背!复旦历史系虽然也有核心权威的基础教材,如中国古代史的教材就是北大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纲要》;但授课老师是有自己独立的学术观点的,甚至对某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完全是不同的评价。老师们的课堂风格差异性明显,一般中年教师允许我们对其观点“可争论”、但要有明确的证据。年纪大的老师,则不提倡什么争论!

作者(中)和吴文静(右)、孙崇文同学在武汉中山舰博物馆前合影

  我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吴文静,还有两个男生陈靖丰(江苏籍)和蔡丽泽(湖北籍);她和他们都不以为然。其他同学也不当回事,基本上觉得我多虑了。但我们不久就吃足了苦头,这是因为一位叫邓庭爵的讲授中国古代史的老先生。邓老先生挺有学问、主要研究先秦、秦和汉朝。他脾气很倔,以方言口音(四川璧山县人)用古汉语在课堂上讲史;我们都听得云里雾里,他就在黑板上写核心观点和证明他观点的史料。如果不做笔记,遇到考试是要吃大亏的。我负责给他擦黑板,他对我非常友好。挑战还是观点!一开始我不明白,这位六十五岁的老先生为什么那么痛恨秦始皇。他不讲“统一中国”、只讲“焚书坑儒”;他还费了大量的功夫来讲“筑长城劳民伤财”,是当时“民族分裂、排斥异己”的反动政策,最后他强调“玩火者、必自焚”!“于是乎,二世而亡也!哈哈哈哈……”

  我听了很是吃惊!同学们也如此。但课间休息时,明确表示不同意他观点的就是吴文静。其实吴文静和我们一样,我们几乎与生俱来的观点就是——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秦始皇有暴政不假,但他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绝对是历史上的功绩。不曾想,这让老先生很是光火。他检查我们的笔记,又发现大家几乎很不投入;吴文静,甚至在史料记录方面还是空白!于是,临近期末、老先生吓唬我们要给全班不及格、且不让补考。大家很不解,我私自决定投诉;想去找校长谢希德院士(她先生和我父亲是同事)反映情况。半路上遇到正在散步的历史系系主任庄锡昌教授(美国史专家、后来主管文科的复旦大学副校长),他看我忧心忡忡就问我发生了什么麻烦事?我如实相告。但庄锡昌教授把我带到了邓庭爵老先生的楼下,让我和老先生好好沟通;并告诉我老先生在文革时受到过冲击、所藏古籍都被销毁,所以特别痛恨“焚书坑儒”。我想了想,先回了自己宿舍拿了笔记本;再敲开老先生家的大门,表示想补记史料!

吴文静与大学时代的好友白坚(中)、施彤(右)重逢

  老先生眉开眼笑,先让我喝他家乡的茶、再吃蜜饯,然后再端出他的三大本手稿。不过,老先生还是慷慨激昂地给我一个人讲了一节课,继续控诉“长城以北、草木不生、何以为家”;“少数民族不是人吗?他们不知道冷吗?他们不知道饿吗”?我不停地点头称是。接着,我又做了一节课时间的史料笔记(假装很虔诚)。我要走了,他又请我吃小馄炖;一人一碗,时间几乎是凝固的。终于他开口了:“那个脸白白的上海女孩必须给我端正态度,决不可以站在秦始皇的立场上”!我心里想,因为吴文静和你不同意见就要让我们全班不及格,不也是秦始皇的作风嘛!不过,我是这样回应的:“对!秦始皇可反动啦!动不动搞株连”!

  老先生眼珠转了转说,那是万恶的封建社会、余毒一直遗患到文革,你们这一代一定要清除这些余毒。告别老先生回宿舍时,才发现早已经熄灯了。第二天我找到吴文静,说明了老先生为什么痛恨秦始皇的原因。吴文静的情商很高,她的笔记本里就多了不少秦始皇反动政策的史料。没几天,我们全班也都考试合格了。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我谈判生涯的第一站;有理、有据、有倾听、有妥协……

  吴文静家住离复旦很近的虹口区江湾镇(如今有个三号线地铁站),她决定犒劳我好好吃顿大馄炖!当时,大学食堂的伙食也确实一般般、乏善克陈。我的家在长宁区,回家改善伙食还嫌公交耗时、且路费贵呢。吴文静家,后来成了我和几个同学打牙祭的宝地。包括她未婚夫曹主华在内的全家对我们可热情啦,总是摆满上一桌丰盛的家宴。她父亲手艺很好,但总在厨房忙碌反而交流得少。这是一个体育世家,她妈妈杨家娣五十年代就是我国优秀的划船运动员,她妹妹吴文琤、是上海也是我国第一批女子足球运动员(我记得她和水庆霞是队友)。他们爽朗的性格、豪迈的谈吐,让我至今很怀念;我还和他们一起学会了喝酒,这对我现在的外事交流应酬活动很有帮助。大学一毕业,我就很荣幸地参加了曹主华和吴文静在虹桥宾馆举行的婚礼。新郎很豪迈地说,喝白酒就像喝白开水一样!

作者大学时代的班主任历史学家、作家、复旦大学张广智教授

  新娘,在虹口区的北虹中学当了七年的历史老师、深受学生欢迎;她的英语继续突飞猛进。新郎,则成为了竞技体育领域兴奋剂管控方面的专家;当时也是中国第一代检测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的官员。夫妇俩后来则去了澳洲,起因是悉尼奥运会需要兴奋剂管控方面的专才;之前,妹妹吴文琤已在那落脚。一九九六年时,夫妇俩和在上海出生的六岁儿子曹融冰一起技术移民澳洲。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悉尼奥运会结束之后、好多技术性的岗位居然就不存在了。于是,夫妇俩重新寻找工作,包括在当地西方人开设的公司打工、以及在华文学校授课,但一切从头开始、都是从零打拼起步;在国内的同学们都一度担心他们的艰难。现在吴文静的一家过得挺好的,先生曹主华在墨尔本创业成功;儿子曹融冰毕业于墨尔本大学金融与会计专业,现在从事金融保险工作、业绩非常优秀;小的孩子是女儿(victory cao),一九九九年二月出生于墨尔本,读教育学专业、已经大三了。而她的妹妹吴文琤早就在那里开了个中国餐馆,解渴着华人社区的乡愁。

  像吴文静这样的新一代移民(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出境者),在异国它乡更加充满着中国人的自信和奋斗者的豪情,华人及华人社区逐渐赢得了当地居民、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尊敬。虽然远隔万里,但是吴文静心系家乡上海、心系复旦同学、心系祖国发展。她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新闻总是了如指掌,并通过微信和我交流告知我澳洲华人社团的发展状况,我更多的则是告知她一带一路蓝图的最新动态。我和她的共识是,尽管澳洲也有跳梁小丑,但双边的人文交流、经贸合作以及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是不可阻挡的;澳洲已经离不开中国这艘伟岸巨轮。

  最近四年,吴文静三度不远万里回国观览祖国发展的盛况,同时看望复旦的同学和老师们。最近一回就是二零一九年三月中旬,参加在武汉的我们大学毕业三十周年聚会。她早早地预定了机票,并不畏劳累从广州转机到武汉目的地。同学们都是骨干、都是各自单位负责人,但受她的情意感染也纷纷与会;除了叙旧还有尊师呢!在中山舰博物馆特地为我们举办的毕业三十周年恳谈会上,吴文静豪迈地说道:“在我面前从来没有困难两字,只想看到同学和老师们幸福的摸样;感恩老师们给我的教导和同学们的关爱”!而我们当年的陶瓷课老师、曾任上海博物馆领导的陈克伦先生则评价吴文静——“视同学情义和师恩,重如泰山”!

  吴文静见到了她大学时代的好姐妹白坚和施彤,她俩如今分别是甘肃和上海两地博物馆管理的权威。我们特地为班主任张广智、蔡幼纹夫妇热烈地庆祝八十大寿;我们还知道了一个小秘密,因为生日大四天、老师在家一直叫师母为姐姐!

  面对面,吴文静和我也有些交流。她问我为什么总是和红领巾一起玩?我告知了她如今我户籍所在地的上海徐汇区已经创建成功为全国文明城区,以及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孵育在文明创建中的积极意义和我愿意承担的社会责任。她深表赞赏和理解!我还很得意地告诉她:虽然在国内的绝大多数同学在专业上的业务都比我出色,但他们的岗位所在地涵盖十八个省份、能获得全国文明城区殊荣的目前只有我所在的徐汇区!而和小孩子们交流合作,让我感到快乐无比。如最近我经常光顾的向阳小学,对我来说就好比是海子的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信息来源:王泠一上海社会科学院文明办主任、《上海精神文明发展报告》主编,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图片来源:黄克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