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文明 当前位置:上海文明网>徐汇文明网>大家谈文明
雷锋的国际影响力
来源:徐汇文明网   时间:2018-03-06

  今年的三月五日,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伟大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五十五周年的日子。雷锋因公牺牲的时候,实在是太年轻了;如果他活着,今年也只不过是七十八岁。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常说“雷锋感动了无数人”,这里指的是国人。其实,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雷锋的事迹亦感动了无数外国人。这包括来自国外的参观者、在华工作的外国人和留学生。

  在徐汇区的天平社区,我就遇到过外籍活雷锋,抢着做好人好事;在徐家汇商圈和漕河泾开发区那些外籍员工相对集中的楼宇,洋雷锋并不稀奇;还有不少外籍孩子在徐汇已经国际化了的基础教育系统接受常规教育,自然也和本土同学一起学习雷锋。那些了解雷锋事迹的海外人士以及外籍的孩子们,有的将雷锋的故事传播到世界和母国,有的在中国的岗位上身体力行雷锋精神,有的从中探究中国的软实力和亲和力。可以说,雷锋伴随着开放的力度正成为新的中国梦元素。

  三月五日,我主持了新学期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本科班的开学第一课。内容就是让韩国留学生们在课堂上研讨雷锋精神,并用汉语撰写学习雷锋心得。这些来自近邻的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对中国国情和社会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他们的见解让我更觉得他们仿佛是新上海人。限于篇幅,这里仅摘录几篇:

  如,姜旻成在“我对雷锋精神的想法”中这样写道:“自从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发表号召,此后每年的3月5日都成为官方指定的学雷锋日。那谁是雷锋?雷锋是1940年 12月18日在湖南出生的一个男孩子。那他为什么这么有名呢?他到现在还有名的理由就是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所谓的雷锋精神”。他是这样解读雷锋精神的:“无私奉献是很难做到的事情。这一点我很佩服他。而且自己的收入情况并不是很好,还能帮助别人,是个令人感叹的行为。现在的韩国社会,不少人很自私,自己有钱也不捐款。雷锋的这种牺牲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方面。因为每一个人捐一块钱人民币,那全世界70亿人口,就能捐70亿人民币。70亿人民币能救多少孤儿和贫困地区的人呢?他们能吃能喝的话,他们也可以去找工作。那么经济也会发展起来。不会再有贫困的人了”。

  来自首尔的姑娘崔峨榄璨则谈到了向雷锋看齐的话题,她认为:“雷锋,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愉快。而大部分的我们为自己的利益或者自己追求的‘善’而行动。如果自己突然有了1000元,人们会想:这个月可以多吃些好吃的,多买点衣服。我冒昧预估一下,如果雷锋还活着,他会把这份钱为人民而花”。她还进一步批判:“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泛滥,个人主义风潮正向社会各方面蔓延。个人主义不是一种问题,但利己主义可以说是个问题。当然个人主义如果走向极端,将变成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一般不影响别人,利己主义常常会影响别人”。因此,她主张学习雷锋的“利他主义”,因为她自己“作为一个追求个人主义的一个人,被雷锋说过的话感动得心里一阵发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人的生命确实有限,我们为了什么度过一生”?由此,她打算这样和留学生们一起共勉——“我们现代人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雷锋尽力为人民服务,尽力帮助人民。我们也像他一样,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朋友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朋友看齐”。

  还有一位叫朴明成的留学生出乎我意料,他给天上的雷锋写了封信。他写到:

  尊敬的雷锋:您好!

  我是在中国上海留学的一个韩国学生。今日正好是毛主席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我也向您写一封书信。

  我今日在课堂上听到您那活着的时候的故事。虽然您那年代家庭方面有些困难,在一个农村家庭,一个孤儿,饱尝着生活的艰辛,但拥有雄大的志向,用自己美好的青春,投身在国防的义务,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您本人在生活困境,还能感到对国家隆重的仪式感,我十分佩服您,赞扬您。

  而且,我曾经听过您活着的时候为人善举的故事。在您自己处于生活困境的情况下,还能把那些难以赚过来的钱都存起来,甚至有许多次遇到处于困境的人,就把那些钱分给处于困难的人。有一次您在车站遇到一位老奶奶路费用光了,焦急地徘徊着,忐忑不安,您为她做出一份善举,请老奶奶吃饭,给她买好到儿子驻地的车票。

  如果您还活着,大概是一位78岁的老人。您一定朗照现代世界,对现代人们成为模范的对象。您为人善举的道德,我们铭记在心。我们会好好学习您的心地善良,乐于帮助别人的品德。最后,我再次表示尊敬,献给这个最壮丽事业的您!

                                                    敬礼!

                                                                                                         朴明成                                                                                                             2018年3月5日

  (作者要英为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