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文明 当前位置:上海文明网>徐汇文明网>大家谈文明
跨物种、跨年代的友情记录
来源:徐汇文明网   时间:2018-02-23

漂洋过海来看你

  这次王博士推荐我阅读的是2月14日《新民晚报》第21版中的一个“爱情故事”。妈妈告诉我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在这一天男女要相互交换礼物来表达爱意,是一个关于爱和浪漫的节日。在我的脑袋里,爱情就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还有就是像爸爸和妈妈这样叫爱情。但是报纸上的这个爱情故事却是发生在两只鸟之间的。

  这篇题为《异地恋16年,他每年飞跃一万公里去和她团聚》的报道告诉大家:1993年在克罗地亚,一只雌白鹳被猎枪打伤,被一个老人救起带回家悉心照料,并给它取名为玛丽安娜。然而冬天来了,由于翅膀残疾这只鸟儿不能和同伴们共同迁徙到南半球去。2001年的一天,有一只雄白鹳来到了玛丽安娜的身边,他们成为了一对“恋人”。然而这是一对候鸟,“爱情抵不过寒冬”,大K(雄白鹳)在冬天要飞往南半球过冬。令人惊讶的是来年的春天他又回来了。这样冬去春来,一飞整整16年。

  两只鸟儿彼此之间的不离不弃,让我动容。无法对抗作为候鸟冬天要迁徙的本能,但是大K选择在冬天来临时最晚离开,在春天刚刚到来时,最早回来。“人”飞走了,心却一直牵挂在玛丽安娜这里。我想象着他们每一次的依依惜别,他们是如何恋恋不舍,但是我想我的想象力是远远不够用来描述这两只鸟儿彼此的款款深情的。大K坚持了那么远的距离,坚持了那么久的时间,没人知道他在那么漫长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就是那个救了玛丽安娜的老人——一位老教师。他帮助玛丽安娜度过重重难关。在他的细心呵护下,玛丽安娜活了下来。冬天到来,在大K最初离开时,玛丽安娜伤心难过,心比冬天还要寒冷,老人聪明地想到了放映拍摄的两只鸟儿你侬我侬时的纪录片来宽慰她的心。这真是一位智慧的老人。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飞翔值得吗?我认为很值得。因为自己的爱人在哪儿,你就应该回到哪儿。(作者王淇仪为上师大一附小学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鸽子和小伙伴

  玛丽安娜的候鸟故事,发生在克罗地亚。我小学三年级时,只知道有一个叫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国家反抗法西斯侵略的革命领导人叫铁托。克罗地亚,是我大学毕业后才了解的国度,因为它从南斯拉夫(联盟)分裂中独立出来了。而先后独立出来的国家居然有六个,克罗地亚属于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的。

  我小学时,最喜欢看南斯拉夫的电影,是描述城市游击队的。有教堂、有铁路、有钟表店、有和平鸽……和我们自己电影里的岗楼、地道、饭堂、狼犬……等景观完全不一样。当时最著名的电影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大人和孩子都能背诵影片里的大段台词,也都会吟唱影片的主题歌。其中,有一个场景是一样的,那就是中国和外国的游击队都没有发报机,消息的传递靠信鸽脚上携带的纸条。于是,我一方面觉得很神奇,另一方面也就很想拥有一只信鸽。

  信鸽,很快就拥有了。那时,没钱、也没有花鸟市场。我偷偷地养了只会下蛋的母鸡,为什么是偷偷的呢?因为当时的市区就反对饲养鸡鸭了、居委会也经常检查的。但这只母鸡可是我极大的一笔财富,我喂它我自己省下来的大米、还要捉各类昆虫给她补营养。我就用它的四个鸡蛋,从一个退伍军人家换了只信鸽。

  信鸽到手,小伙伴们挺高兴,可是,到底派啥用场呢?先是友情传递,如你家飞到我家、轮流用硬玉米来喂,那鸽子一点都不害怕人,在我的头顶、肩膀和手掌里自由站立,神气得很。后来,我们琢磨怎么发挥信鸽传递消息的功能。那时,我成绩挺好,班主任瞿佩珠老师从不上门(告状)。但我那几个时不时亮红灯的摸鱼捞虾的小伙伴,就有段顺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老师到我家!”因为班主任只要一家访,男孩们就得“竹笋烤肉”(家长用竹制的量衣尺狠打屁股)。怎么在第一时间知道班主任要来、又如何传递消息,就成了我们的大事情。

  班主任家那时还没有自行车,步行到第一个差生家里需要一刻钟。我同桌的女孩成绩也不赖,和班主任是隔壁邻居。我就把信鸽放在她家,只要班主任一出门,信鸽马上就会飞到我家。我再迅速飞奔到几个差生家(也都是邻居),通知他们仓皇出逃。只要他们避免了“竹笋烤肉”,我就给同桌女孩一只鸡蛋、在夏天则会给她我们从小河里摸上来的小龙虾。当然也有来不及转移的情况不幸发生。

  随着我私人财富的积累,如把鱼、乌龟、小龙虾等先去换鸡蛋,攒够了鸡蛋再去换鸽子并加以训练,我终于在小伙伴们之间建立了信鸽群。我最早那只经常潜伏在班主任家隔壁即同桌女孩家的“咕咕”,就是这信鸽群的领头。只要“咕咕”一起飞,马上我们的上空就会出现一群鸽子在飞翔。于是,我们就象看到消息树倒下一样从容转移、顺利“大逃亡”。这个秘密,到小学毕业时都没有暴露。(作者王泠一为上海社科院文明办主任、《上海精神文明发展报告》主编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