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 当前位置:上海文明网>徐汇文明网>道德模范
榜样力量!2019年“感动上海”的徐汇人,你看过了吗?
来源:徐汇文明网   时间:2019-09-23

  9月20日,“光荣与力量——2019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揭晓,斜土居民、上海交通大学退休教师武霞敏荣获“2019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四十年如一日,坚守“知识扶贫”路

  武霞敏,汉族,1939年1月出生,民盟盟员,上海交通大学退休教师。与丈夫王震均患小儿麻痹症,夫妻一同克服身体病痛,积极投身“知识扶贫”。40余年间,坚持对残疾人家庭、特困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义务家教,义务“一对一”补课累计超过5万小时,长期节省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帮助600余户特殊困难家庭。曾获全国文明家庭、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等。

  武霞敏今年81岁,退休前曾是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的一名副教授,她和丈夫王震均患小儿麻痹症。自国家恢复高考后,武霞敏夫妇开始积极投身到知识扶贫中,坚持无偿义务家教,对象包括残疾人家庭、特困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们。

  武霞敏3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5岁时腿上就不得不绑上钢条。即便如此,她仍然在18岁时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任教。武霞敏上课时,通常一站就是两个小时,她都以非凡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凭着这种毅力,武霞敏在讲台上一站就是30多年。但由于长期单腿用力,1990年,她右腿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半脱位,无法长时间站立。4年后,武霞敏不得不和相伴了35年的讲台提前告别。

  1978年恢复高考,自那时起,武霞敏就开始了义务家教的“长征”,邻里学生备战高考有困难时,武霞敏就主动辅导,于是学生越来越多,武霞敏的每个休息日都被排满。看到这么多人需要她,她干脆与丈夫商量并一致决定,在家里开一个专门针对残疾人子女和贫困家庭子女的义务辅导班。接下来的41年中,武霞敏辅导过的学生多达数百人,先后义务“一对一”补课累计超过5万小时,帮助600余户特殊困难家庭,期间从来没有收过学生们一分钱。

  分文不收的武霞敏经济并不富裕,一家人在老房子里住了几十年,几年前才在女儿资助下买了新房,现在还背着按揭。即便如此,她还是竭尽全力地帮助有需要的人。她曾经资助一个本科毕业的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去国外留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垫付学费;把学生留在家里吃晚饭,并为放学后直接来补课的学生准备点心……许多人看见她的住房条件后都说,如果武老师收补课费,凭着大学副教授的资历,她早就能赚回几套房。可她每次只是淡淡一笑:“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够为社会尽一点力,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这是我们的自豪。”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武霞敏不仅补数学课,还补“做人”课,她把教书育人作为己任,并把这种爱心传递给了学生。一个从初中就在武老师家补课的女孩子,在考上大学后,主动加入义教助残的队伍。她说:“武老师就像外婆一样疼爱我,教给了我知识,更教给我做人的道理,我要把这种幸福传递给别人。”

  在武霞敏辅导学生时,丈夫王震同样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她。身为现代美术史专家的老伴也经常帮助这些孩子补习语文。不管身体状况如何,武霞敏和王震夫妇兢兢业业,潜心钻研,教书育人。无论这条“知识扶贫”之路走得多么坎坷,他们始终互相温情陪伴,收获到了无形的精神财富。在他们心里,让更多的残疾人和困难家庭获得幸福才是真正的成功。(信息来源: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