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 浦东文明网 -- 文明浦东我先行
90后消费观折射时代可喜进步
发布时间: 2019-02-27    文档来源:浦东文明网    

  “当储蓄的目的虚无缥缈,带来的回报乏善可陈,但消费的刺激和爽快又是那么明显,存钱实在是太难了……”这是90后年轻人小张不存钱的部分理由,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部分90后的生活消费方式。(新华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艰难,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幸福。90后的幸福在于社会趋于繁荣,物质与文化产品极大丰富,他们想要星星月亮,父母都愿意上天去摘,假如可以摘到。90后的艰难在于面临高房价挤压,假如没有从父母那里继承一套房,想尽快拥有一套自有住房,除了须有较高收入保障,还要学会理财储蓄,花钱也要精打细算。90后的艰难还在于,要面对职场的激烈竞争,更有世象人情的纷繁复杂……90后上一辈以及再上一辈人,青春岁月的艰难在于温饱是生活中的最大问题;青春岁月的幸福在于世风纯朴,人与人之间没有那么多尔虞我诈的“花花肠子”,哪怕生活“平凡得只有吃饭洗碗”“感情也不需要用来计算”。

  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生活际遇造就不同的价值观与消费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从属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客观规律。这应是90后消费观迥异于上代人的原因。90后舍得花钱,手中有钱就花,追求生活的舒适惬意度,这是时代与社会的可喜进步,也是90后的幸运。它昭示社会物阜民丰,一方面是物质产品供给丰富,应有尽有;另一方面,民众购买力旺盛,消费意愿增强。民生福祉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就是,人们不再整天为衣食温饱忧心焦虑,看到喜欢的东西“该出手时就出手”。试想,在商品极度短缺、购物完全凭票证的计划经济年代,商品与消费者陷入双重尴尬境地:即便人们手中有钱,也没有那么多物品供给;即便有足够的商品供应,人们也没有相应财力去消费。

  不仅如此,90后的消费观折射出他们崇尚自由自在、我行我素的人生观,凸显这代人个体与自我意识的强烈觉醒。在这个方面,90后显然要优于抑或强于上代人。自由是最可宝贵的特质,它是通往创新的唯一路径。公民个体精神自由,方能激发干事创业乃至创新创造的活力;千千万万公民个体意气风发,民族与国家发展进步才有不竭动力与希望。胡适说过,“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公民自由进而迸发创造力,国家必然富强,国家富强了就不会被任何外来势力奴役,等于国家获得了自由。

  90后舍得花钱、敢于消费,也彰显他们活在当下的人生态度。我们挣钱,就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物质及物质消费是一切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包括精神文化在内。比如,手中有钱才可以建造或者置办漂亮的房子,才可以随时购买喜欢的书籍,才能够上网浏览纵横古今天南海北的资讯,才能够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成果。人生来不是为了受苦,而是为了享受生命。金钱消费为人们享受生命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假如没有财力去购买生活必需品,享受生命势必流于空谈奢望。

  当然,仅有活在当下还不够,生活还需要作长远打算,这对于90后年轻人尤为重要。人生不可能一直风平浪静,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生活总有会有起伏波折,甚至会有“不测风云”。人们不光要敢于消费,也要学会储蓄,以备不时之需。部分90后只会消费没有存钱意识,是因为他们还不懂得这层道理。毕竟他们阅历尚浅,没有经历生活的艰辛磨难,但成年人抑或过来人可以给予忠告。

  在对财富金钱的支配上,消费与储蓄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不可偏废。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当是量入为出和勤俭节约,只有这样,才会有闲钱有能力储蓄。储蓄与消费并重,才会保证生活不会因为某种变故而陷入困境。部分90后近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费观尚显稚嫩,还需要生活磨砺,需要经历“淬火”。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具有不同的消费观,跟各自不同的生存条件、生活环境和成长历程密切相关。让在蜜罐里长大的90后去省吃俭用,晚上只啃两个馒头,搭配一点咸菜,就能吃得津津有味,与让上了年纪的人大手大脚花钱、一个人在餐馆一顿饭吃掉几百元一样,都是强人所难,是很不现实的事情。不同年龄段偏于两极的消费观或者消费习惯,需要而且应该调整到一个持中位置,让消费水平既能契合与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又能让它符合每个人的收入水平。这样,让节俭过度的人改变“老扣”习惯,对自己不妨“下手狠一些”,也让花钱不眨眼者知道“锅是铁打的”,挥霍习气有所节制,不致经常“寅吃卯粮”,从而让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贯穿于更多人的生命中。

  涂启智

  责任编辑:陈莉

发表评论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