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 浦东文明网 -- 文明浦东我先行
【好人365】刘昌法:“泥土干部”生动诠释“公仆精神”
发布时间: 2017-01-12    文档来源:浦东文明网    

  刘昌法,1963年4月出生,是山东省淄博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2012年,他被选派到淄博市博山区担任上小峰村第一书记;2014年,他主动请缨前往贫困村西沙井村担任第一书记。4年来,他立足村情实际,先后带领两个贫困村走上致富路,老百姓视他为至亲。(中国文明网)

  在当前打“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令人欣喜地看到了刘昌法这样一名敢作敢为的扶贫好干部,他身上沾染着一股“泥土味”,堪称是一名“泥土干部”。4年来,他立足村情实际,善于“松穷土、拔穷根”,带领两个村子走上脱贫致富路,是一名广受村民好评、赞誉与念念不忘的好村官、好书记。

  诚然,刘昌法大小也是一个奋战在扶贫战线上的官,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人民公仆”,况且,他在扶贫工作上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将他选派到基层工作,正好使他可以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人尽其才、大有作为,极其生动演绎了“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

  其一,刘昌法这名“泥土干部”生动诠释了权为民所用的“公仆精神”。正所谓“权不在大,为民则灵”,他利用自己当“村官”的权,既为上小峰村建了山泉水加工厂,又利用中央财政100万元的扶贫专项资金成立旅游公司,发给村中243名贫困人员每人4100余元的股份,组织开办农家乐,让村民脱贫致富初见成效。无疑,刘昌法的权不是像贪官那样用在自己身上的,而是切切实实地用在了村民身上,这种为民惠民的“公仆精神”在他的扶贫脱贫工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其二,刘昌法这名“泥土干部”生动诠释了利为民所谋的“公仆精神”。在上小峰村期间,刘昌法为了给村民谋利筹办农家乐,他不仅跑了市里几十个部门,明政策、探思路、讨经验,更是在市里村里之间风尘仆仆地不知来回跑了多少趟,终于大功告成,农家乐火得游客爆满,使当年每位贫困村民股东分红至少能达到1000多元。这种不知疲倦、孜孜以求地为村民谋福利的“公仆精神”使刘昌法在村民的心目中中名声大震,威望剧增,以致当他要离开上小峰村时,村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请村里的老教师写了一封挽留信,并用43个红手印留“亲人”,无奈,心系贫困百姓的他又主动请缨赴市级贫困村西沙井村工作,继续去为村民谋福利了。

  其三,刘昌法这名“泥土干部”生动诠释了情为民所系的“公仆精神”。在上小峰村工作时,刘昌法看到老人病痛难耐时,立即到城里买来急用药,并且,他还为生活不便的老人购置轮椅、配置老花镜……桩桩件件,刘昌法将党的温暖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送到了村民的心坎里,刘昌法这种访贫问苦的爱民亲民的举动实实在在地体现了情为民所系的“公仆精神”,以至于有的老人用哆嗦的手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好吃的都拿出来给他吃,真是胜似亲人、情深似海。

  可见,刘昌法乐于到贫困、落后、艰苦的乡村当一名需要吃苦耐劳的“泥土干部”,这种工作精神、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值得我们的党员干部感佩和仿效。正如刘昌法在工作日记中写到:“身上没有土、脚上没有泥,不是合格的基层干部。” 他不仅用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是一名有责任和担当的“泥土干部”,更是生动诠释了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让我们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地看到了一名“泥土干部”所折射出的为民、惠民、利民、爱民、亲民的良好光辉形象。

                                                                    沈旭飞

  责任编辑:陈莉

 

发表评论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