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六一”随着鲜花的绚烂来临了,各地以不同的方式祝福我们的孩子。这一天,这些祖国的“花朵”会幸福满满,尽情绽放。
翻开我记忆的履历,我少年时代的那一个个“六一”,是在操场上,戴着红领巾,随着国歌声向国旗敬礼。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爱国的种子。那一天,没有甜食糖果,最多是母亲给我们换上一件土布的新衣。
今天的我们,该如何为孩子们庆祝我们曾经的“六一”。
一种普遍现象是,这一天,带着孩子去公园游玩,去肯德基吃鸡翅暑条,不再硬逼着孩子做作业等等。这一些都无可厚非,但我认为这不是我们给孩子们庆祝“六一”的根本。
我以为,“六一”是孩子们一年中最值得出彩的一天,这一天,应该成为孩子们成长中的美好追忆,成为镌刻在他们心灵深处的美丽时光。
我在想,这一天,如果我们还有老家,带孩子去乡下体味一下乡愁,带孩子去田野,或是到场头打麦,让孩子感知劳动的艰辛;吃上一顿爷爷奶奶做的饭菜,在和和融融中给孩子埋下尽孝的种子;在河中捉虾摸鱼,摘芦叶包上棕子,再说说屈原的故事。这种在乡野老家的情趣和野趣,比游玩公园有意义得多。
我又在想,即便没有老家了,可带孩子感受一下“城愁”。乡愁是我们这一辈的印记,而“城愁”是孩子们的成长记忆。这一天,不妨带着孩子去你所在城市有故事的地方,或去踩一下石板路,或去抚摸一下斑驳的城墙,或去解读一个典故,或去吟唱唐诗宋词。在这一天的行走中,让孩子拥有这座城市的人文情怀。
我更在想,即便是身在山村的孩子,这一天,可去山上摘些野花,以爬山为乐,遥看那山的起伏,立下走出山村的志向。
有意义的庆祝方式很多,条件的优劣,环境的差异,地域的不同,我们应该各自取舍。但有一点必须做到,一定要让孩子们在每一个的“六一”中,拥有家国情怀和包容向善的胸襟。
孩子是在潜移默化中成长的,一切美好在孩子心灵的种植,才能使孩子在一个又一个“六一”的庆祝中变得强大,庆祝“六一”也就有意义了。
(陈连官)
责任编辑: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