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 浦东文明网 -- 文明浦东我先行
自治“睦邻屋”浓浓邻里情
发布时间: 2016-07-20    文档来源:浦东文明网    

  日前,记者见到花木街道培花一居85岁的王奶奶,老人半躺在摇椅上,因为有点耳背,老人听不清周围人在说什么,但看到住在楼上的志愿者曹建萍时,老人露出了笑脸:“小曹好,是小曹救了我。”居民区书记石丽芳告诉记者,当老人独自在家发生意外时,是志愿者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了解到,在培花一居近6000名居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居民总数的29.47%。居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助老服务活动,王奶奶所在的芳华路253弄,2012年起组建了自治组织“睦邻屋”。甄桂兰是“睦邻屋”负责人,她告诉记者,虽然“睦邻屋”地方不大,但居民每天买菜回来就在这里歇歇脚,大家一起拣菜聊天,增进感情。据介绍,帮困扶助是“睦邻屋”的工作之一,由志愿者与小区内的独居老人、残疾人、高龄大病居民结对,坚持每日关心,定期到老人家中进行用电、用气安全检查,宣传安全防范知识。目前,培花一居建有“睦邻屋”、“蒋师傅志愿者服务队”等多个自治组织,拥有一支由党员、青年团员、低龄健康老人、楼组长骨干志愿者组成的120多人的助老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敬老助老活动。

  石丽芳表示,这些工作已经趋于日常和规范,关键的时候,志愿者实实在在为老人带去了福音。王奶奶是抗战离休干部遗孀,几年前老伴过世之后,王奶奶独自居住在培花一居。居委专门为王奶奶安排同住一幢楼的曹建萍进行一对一帮扶,此外,街道还安排了“老伙伴”志愿者倪阿姨,经常上门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倪阿姨告诉记者,近年来,王奶奶的耳朵越发不灵光,有时候敲敲门,听见里面有脚步声,却不见人来开门,但王奶奶对曹建萍的声音特别敏感,“大概是因为小曹天天都来关心她的缘故。”倪阿姨说。王奶奶喜欢自己出门买菜,却又提不动,曹建萍看到后,关照她把菜放在门房间,自己有空的时候就帮忙拎上楼。就连王奶奶家的垃圾,都是曹建萍包干清理的,王奶奶习惯了把垃圾放在门口,而曹建萍也习惯了下楼时看看老人家门口有没有要扔的垃圾。就这样,结对5年多来,曹建萍和老人形成了默契。

  前不久,曹建萍注意到,一向爱晾晒的王奶奶没有往外面晾东西,晚上睡觉时,也没有听到王奶奶房里的电视声音,曹建萍觉得不对劲,下楼敲敲王奶奶的门,无人应答。隔壁邻居反映,隐约听到过王奶奶的哭声。曹建萍马上给王奶奶的儿子打电话,家人闻讯赶到,打开大门时,发现老人倒在卫生间,嘴里轻声喊着:“小曹,救救我,救救我。”家属对此十分感激:“多亏了社区志愿者,多亏了周围的好心人,大家的关爱挽救了老母亲的生命。”

责任编辑:陈莉

发表评论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