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 浦东文明网 -- 文明浦东我先行
山中莲花一生牵挂
发布时间: 2016-07-18    文档来源:浦东文明网    

  2014年,新区民政局与本报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完成了“聚焦1号课题,关注社区治理”的“社区骨干在行动”新闻采风活动,总结了浦东社区骨干的经验做法,媒体后备军也积累了采访实践经验。今年,浦东时报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新区社区建设指导中心的牵头下,再次组织30多名复旦学子结成10个小组,以“社区志愿者”为主题,深入社区和公益组织,采写了一批全方位展示新区志愿者、志愿组织风采的稿件。即日起,本报将陆续刊登这批稿件。

  这是一个农村娃在上海收获成功,却又毅然放弃优渥的待遇,前往山区支教的感人故事,而对于当事人张俊智而言,这只是他“做一辈子好事”质朴公益情怀的实践。

  白领扎根山区

  江西萍乡市莲花县六市中心小学校园里红豆杉郁郁葱葱,盛夏的阳光将其荫影投射到操场的跑道上;教室里,课桌椅一尘不染,作为“张老师”留下的宝贝,被孩子们日日清洁、悉心使用。

  而在800多公里外的上海市,一家名为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办公室里,张俊智正在埋头整理着表单文档。曾经的“张老师”现在是一名职业公益人,他与基金会的同事们致力于“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不定期远赴各地,为当地的孩子们带去图书、学习用品。

  张俊智家中客厅墙上,贴满了山区孩子的照片。张俊智回忆:“当时拍了好多,一个月一次就洗了几百张照片,县城里照相馆的老板都认识我了。我就想给他们多拍一些,给他们多留一些童年的回忆。”

  看着一张大约七八岁女孩的照片,张俊智的眼神很是温暖:“有一次,我生日前一天,她没有回家,晚上一个人躲在寝室里面,连晚饭都没有吃,后来因为又饿又害怕就哭了,这才被发现。原来她回家要走二十多里路,担心第二天赶不上给我过生日了。”

  这一切要从2010年说起,当时张俊智研究生毕业,在上海拥有一份月薪近两万元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地铁上看到了“深圳募师支教”的公益广告,一个深埋在心底未能实现的梦,又被重新点燃了。

  原来,在大二的暑期,张俊智曾参加过一个大学生支教计划,他看到了山区的孩子求学不易,却无奈自己条件有限,没有能力为孩子们做些什么。“我的母亲曾是一名乡村教师,几十年的教书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而我读小学时,也受过支教老师的教诲,当时那位老师对我说,在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别人,就会有幸福感,这令我铭记于心。”张俊智称,“辞了工作还能再找,而支教的梦想,也许错过了就再没机会了。”

  公益之花绽放

  最终,张俊智走进了六市中心小学,开始了自己的支教生活。面对他的是泥泞的操场、残破的教室、老旧的书本,而一间5平米的陋室,便是他未来的家。

  不过,同样是这间陋室,在张俊智结束支教时,却已经成为孩子们童年欢乐与成长的收纳室,房间里贴满了孩子们给他写的信与送他的画,这记载了张俊智几年来在山区的成绩与付出。

  即使在离开后的5年里,张俊智也一直牵挂着这里的孩子。除了每年回访,他还通过微博,争取到爱心人士的捐资,在六市中心小学建立了“谨文奖学金”;想到孩子们在沟壑纵横的黄土上奔跑,张俊智拿出自己的1万元积蓄,并募集了7万元,为山里的孩子们建造了一个“彩虹操场”;紧接着,他还为学校所在的莲花县募集了105万元,建设一所乡村少年宫和五间多媒体教室……今年“五一”,张俊智再次前往莲花县,给山区拉项目和资金的同时,为没考上高中的学生联系职校。他说:“我会一直关注他们,那里已经是我的第二个故乡。”

  如今,张俊智作为一名公益人,不断用自己的正能量来影响身边的人。“其实有很多人关心山区教育,他们也想做这件事,我就把两边对接起来,做成了许多件事。”张俊智很自豪地说。前国家女足队长孙雯得知晓张俊智的事迹后,给学校捐赠了1万多元的体育运动器材。浦东爱绿幼儿园主动与莲花县的孩子们形成对接,每学期往山区寄书包和幼儿图书等学习用品。热心的浦东居民张洁,看到张俊智的事迹后,每年都资助一个困难生2000元助学金,已经有5年了。还有居民在网上订购物品,直接寄到了山区孩子手里。

  “山中莲花,一生牵挂”,正如他长期以来的QQ签名,张俊智希望“山中的莲花”能被更多的人知道,被更多的人牵挂。

责任编辑:陈莉

发表评论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