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这是一个敢于突破的地方。在这块热土上,连空气里都充满着自由创新的气味,海内外科技创新创业机构、人才纷至沓来,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超越人们的想象,一座没有围墙的科学之城正在浦东崛起。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张江管理局副局长、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杨晔对于正在快速变化中的张江给出了四个总结:创新的张江、开放的张江、创业的张江、活力的张江。这样全新的张江,正全力冲破体制机制、变革释放活力、创新擎举梦想。
从“并跑”到“领跑”
张江正肩负着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张江科学城等多重国家战略。一系列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投资便利、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正在涌现,创建符合国际惯例的科学之城。
“创新讲究一个‘快’字,而作为职能部门,就是配合重大科学设施集群、国家实验室建设等更快落地,做好空间保障、项目审批、配套服务。”杨晔说。
正在推进中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张江管委会配合相关部门将在短时间内完成动迁筹备工作。 (下转2版) (上接1版)而在日前,李政道研究所落户张江的地址已经选定,将背靠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这个世界顶级研究所,将吸引一批世界最顶尖科学家,从事物理与天文方面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推动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取得重大发展。此外,超强超短激光用户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平台、上海光源二期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建设项目也已开工。
聚集学术大师,让前沿性的探索研究在张江落地,让更多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在张江诞生,让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这也将推动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从‘并跑’向‘领跑’转变。
将“痛点”变“亮点”
“没有围墙”其实是一个符号,依托“双自联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传递的是张江在转型发展中不断“闯”、不停“试”的执着,展示全方位的开放态度。
“制度、体制、机制的突破,需要有不断创新的勇气,锲而不舍的韧性,敢于担当的锐气,并在产业发展中不断完善。”杨晔说。
生物医药因为其研发的漫长和艰辛,被称为是“阳春白雪”行业。即使研发出新药产品,因为药品研发“一药一企”管理模式,以往只能忍痛“卖青苗”。直面“痛点”,张江坚持多年的研究和呼吁,终于实现了国家层面的立法突破。2015年末,国务院在全国10个省、直辖市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取得示范引领的突破性进展。作为第一个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落地的区域,目前张江园区已有6家企业、8个品种参与该项试点。根据新发布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张江还在抓紧研究制订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委托上海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产品的试点改革。
同时,针对园区企业进口研发材料数量多、品种繁、时间紧、要求高的特点,张江仅用半年时间就建成了“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首创“关检联合办公”,通关时间从2-3天减至6-10小时。
全球布局“智汇”张江
创新驱动实质上也是人才驱动,拥有一流人才,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近日,张江园区管委会在位于美国硅谷的华虹国际(美国)公司挂牌设立“张江海外人才工作站”,通过在全球“筑巢引才”,面向国际,广泛集聚全球人才资源、创新资源和项目资源。“今明两年将在美国、以色列、芬兰落实4个海外人才工作站,希望吸引全球的人才来张江创新创业,国际化也将成为张江独特之处。”杨晔说。
全球布局,是为了让国际资源“看到”张江,而在张江,一批“顶级”智库已经“开花结果”。目前张江已与以色列、新加坡、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成立了联合创新中心孵化平台,并引进了PLUG&PLAY、微软云等知名孵化器。去年落地张江的浦俄(上海)创业孵化器就实现了实体入孵8个项目,虚拟入孵20个项目的亮眼成绩。
而作为“智汇”张江,人才既要引得来,同样也需要留得住。杨晔透露,下一步将围绕科创中心建设的需求,启动“张江首席科学家500计划”“张江精英创业人才计划”“张江境外及留学人才20000计划”和“张江人才”评选计划。此外,加快推进人才安居工程,打造一批人才公寓。
据介绍,从5月正式立项,三个月后,张江国际社区人才公寓(一期)项目即将在八月中旬开工。作为张江科学城倾力打造的张江国际社区标杆工程,面临着开发模式无先例、设计要求高标准、开工时间紧迫等诸多挑战。而张江管委会牵头,在规土局等部门大力支持下,跨前对接,并联串联结合,克服困难,提前受理、提前预审,大大加快了审批节奏。如借鉴产业项目、配套商品房项目审批模式,明确采取“告知承诺制”方式,在土地供应模式上做大胆创新探索,土地供应、设计深化、建设审批“三管齐下”齐力推进。最终,关键时间节点做到无缝对接,大大压缩了审批时间。
“梦想之地”美好生活
25年的发展,张江已积淀了一种“创新创业、汇聚集成,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精神。“每天早晨叫我起床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这是无数在张江奋斗创业者的真实写照。
在川杨河两端散步、在戏剧谷看上一场话剧、在街角喝一杯咖啡聊聊创业……张江正努力将梦想之地建得更美、更绿、更文艺。
最新的《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中,提出张江科学城将强化对外衔接,注重与市域、长三角乃至全球创新要素的网络协作;强化内部整合,整体考虑水网、绿网、路网、轨交网和慢行网,构筑“一心一核、多圈多点、森林绕城”的空间格局。
“作为一座城,就需要有人文的因素,这是我们之前缺乏的,但即将会有明显的改善。”杨晔说。
据悉,今年7月,改造后的张江戏剧谷将迎来首场开心麻花带来的音乐话剧,此外,张江中南区门户景观、川杨河与智慧河两岸改造等也在加快进行中。结合城市副中心和地区中心,还将补充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建设科学会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具有影响力的高能级城市配套设施。
未来的张江的蓝图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将是一座“科研要素更集聚、创新创业更活跃、生活服务更完善、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态环境更优美、文化氛围更浓厚”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信息来源:浦东时报
责任编辑: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