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 浦东文明网 -- 文明浦东我先行
浦东79个非遗项目151位传承人,生存、传承是难题
发布时间: 2020-08-20    文档来源:浦东文明网    

  近日,随着《关于公布第七批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印发,浦东新增18名区级非遗传承人。至此,浦东拥有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项目79项,各级非遗传承人151人,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然而,据记者调查发现,浦东非遗传承人中既有喜悦,也有忧愁,还有面临困境:产品没市场,行当被淘汰,本事无人学。面对困境,部分传承人已在主动求变,一改传统的家族传承和产品推广模式,而还有一些传承人仍需全社会帮扶,才能将浦东“老底子”,原原本本传给下一代。

 

  忧虑

  市场变了 生存难了

  在叫卖声不绝的书院镇集贸市场旁,一条少有人光顾的小弄堂口上,有一间简陋小窝棚,里面端坐着一位耄耋老人,常年“摆弄”着榔头、尺规、凿子、手钻等工具。他就是市级非遗项目——“杆秤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仁官。

  潘仁官从16岁起师从父亲学习杆秤制作技艺,靠此营生已有整整60年。定“叨口”、安“叨子”、铜皮包焊、装“铁钩”、校秤定星、钉星花、打磨上色、安提重绳……潘仁官制作一杆秤依然要花2个多小时。小窝棚的四周,挂着几十杆大大小小的秤:小的可称5公斤,标价40元;最大的可称225公斤,“特价”880元。

  “生意比起去年、前年,还是差了不少。” 潘仁官介绍道,如今每天卖掉的秤少则一两杆,多则三四杆,下雨天基本“清零”,月收入不过3000元。而在10年前,他每天能卖掉十几杆、二十杆秤,他的老伴也在临近的万祥镇帮忙卖秤,单日合计收入常常可达3000元。对于销量骤减,潘仁官心如明镜:“现在市场都用电子秤,木杆秤没人用了。”

  当下,市场监管规定必须要用电子秤,即便是紧邻的书院镇集贸市场都是如此。传统杆秤已退守到极小众领域:除了中药房、金店外,有些上海人家乔迁新居,还是会向潘仁官买杆秤,寓意“称心如意”。当然,这些生意不仅量少,也极不稳定。

  “没生意,就没人学。”至于还有多少同行,潘仁官掰起了手指头:“有个96岁老人,做不动了;我师兄,去世了;我儿子也转行了……南汇做秤的本地人,就我一个了。”他以南汇话一声叹息:“我再做10年,‘黑天’啊嘚!”

  与七旬潘仁官境遇相仿的,还有惠南镇的70后祝军。作为今年最新认定的“浦东喜庆剪纸习俗”代表性传承人,祝军在20多年前的剪纸收入,有时半个月抵得上别人一年工资。21世纪初,他一度在上海城隍庙开设一家剪纸商店,但很快遭遇一个强劲对手:更便宜、更高产的机械印刷和电脑制作剪纸。祝军回到浦东南部地区,在为民间婚俗、商店开张制作喜庆剪纸的同时,还在祝桥镇关帝庙中,从事丧俗纸扎凿花和剪纸品制作。对于获评传承人,祝军未见多少欣喜,反而是沉甸甸的忧虑感,他坦言:“现在没有过去的文化环境和市场条件了。单靠剪纸,年轻人生存不下去,也就很难学出师。”

  探索

  政府“发钱” 职校“收徒”

  “当年我学生意,是要跟师傅白做三年。现在小年轻学生意要工资,我付不起。”潘仁官直截了当地说。“杆秤制作技艺”濒临失传,他希望由政府出钱,让年轻人能够安心学艺。

  记者发现,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浦东三林镇,对于辖区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办法中,早有此类创举。近年来,三林镇文化服务中心以编外人员的聘用形式,对“龙舞(浦东绕龙灯)”“瓷刻”“海派盆景技艺”等项目多名处于退休年龄的非遗传承人,每月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以刀代笔,以瓷当纸的“瓷刻”,是张宗贤的家学,并从晚清传承迄今。作为非遗传承人,张宗贤的工作室就位于三林老街的文昌阁内。游客走进这幢飞檐翘角的传统中式建筑,就能欣赏到琳琅满目的瓷刻作品。瓷盘上刻画的内容有书法,有十二生肖,还有包括张宗贤本人在内的上海非遗传承人群体。

  “用‘瓷刻’表现100名上海非遗传承人,是上海市文旅局交给我的任务。”今年年满70岁的张宗贤表示,“政府给我们付工资了,我们非遗传承人就应该给社会多留作品。”他介绍,三林镇文化服务中心还主动联系大中小学校,一方面为非遗传承人寻找走进更多校园,传播推广非遗文化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他们通过讲课增加一份收入。更令张宗贤感到欣慰的是,三林镇做事十分“上路”,他的徒弟王英,也能获得一份相当于最低工资的补贴。

  “我和张老师认识十几年了,最近三四年,我正式拜张老师为师学习‘瓷刻’。”王英说道。文昌阁内,游客同样可以欣赏到王英的作品。她坦言,制作‘瓷刻’最忌浮躁,除了艺术研习上的难度,更怕学习“瓷刻”这项非遗艺术养活不了自己,自己一度也想过放弃。直到三林镇文化服务中心给予支持,向她发放“工资”后,解决了后顾之忧。王英坚定了学习下去的信心:“学习与发扬‘瓷刻’艺术,就是我目前的正式工作。”

  对于教徒弟,张宗贤充满了干劲。最近,他联系上了上海市群星职校,预计在下半年就会前去开班教课。“非遗传承,要靠哪些年轻人?比起自己的子女,或者大学生,我看还是职校生更加合适。”张宗贤清晰意识到,非遗传承人的眼光要更加现实,收徒不能“好高骛远”,应该主动拥抱职业教育,让非遗从一家之学,变为全社会共同守护的文化瑰宝,并培养出一批能靠非遗谋生的年轻人。“徒弟们一定要赚钱。”张宗贤不避讳地说,“没有经济效益,‘瓷刻’是不能发展的。”

  创新

  推陈出新 非遗上“云”

  事实上,浦东如今的非遗传承人群体,既非大众印象中的“白发苍苍”,也非不求回报的“一味付出”。151名浦东非遗传承人中,80后有7人,90后也有1人,传承项目有“琵琶艺术·浦东派”“兰花栽培技艺”“针灸疗法(杨氏针灸疗法)”等,非遗技艺成为他们大部分人的主业。

  在最新认定的非遗传承人中,就有1986年出生的金瑞军。作为“三林酱菜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在三林老街上经营的三林老字号酱瓜店,是“舌尖上的浦东非遗”的招牌之一。从上幼儿园起,金瑞军就跟着大人学做酱菜,17岁时正式以此为职业。

  在金瑞军看来,制作三林酱菜是一个辛苦活,不同的时间做不同事情,既“靠天吃饭”,也需要丰富的经验。目前正处于多雨的黄梅季节,不适合腌蔬菜,更适合做酱。酱的原材料主要为面粉,时下就很适合任其自然发酵。“腌制酱菜时,特别怕下雨,总是提心吊胆。如果不注意,一缸甚至更多酱菜就这么‘报废’了。”他说,除了保证酱菜缸不渗水外,还需要经常翻缸和日晒。

  “过去,很多同龄人不理解:‘你小小年纪,怎么在做酱菜?’现在质疑少了,我的家人也常来店里帮忙。”金瑞军笑着说,“卖酱菜还算能赚点小钱。”他表示,虽然现在经济条件改善了,早餐的种类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是人们还是把酱菜看作是最熟悉的味道。即便是年轻一辈,许多人依然时不时选择吃一段酱菜泡饭。金瑞军认为:“大家的生活中,传统酱菜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发扬非遗不仅靠老经验,也得靠新思想,金瑞军就发挥了年轻人敢闯敢拼的优势。近期,他尝试用三林的另一种非遗食品——三林崩瓜为原材料制作酱菜。崩瓜皮太薄,腌酱菜很难获得嫩脆的口感,过去少有人去“跨界”,但是金瑞军卯足了劲展开技术攻关。此外,金瑞军还在淘宝上开设网店,他笑着说:“开网店我没有团队,就我一个人在‘小打小闹’,但至少每天都有人来买。”

  记者发现,除三林酱菜外,还有高桥松饼、龙潭酒酿、牛肚咸菜、三林崩瓜、凤露水蜜桃等10余种浦东非遗食品,在不同线上平台开设网店。三林本帮菜、下沙烧卖、周浦羊肉等非遗食品食肆,则广布在浦东的街头巷尾,为城市街头增添“烟火气”。在非遗传承人坐镇之下,无论是转战淘宝还是微店,无论是依时令还是创新食材内容,它们不仅为非遗技艺赋予全新内涵,让非遗传承人过上小康生活,也让“舌尖上的非遗”与普通市民走得更近。

  展望

  拥抱机遇 开拓市场

  记者从浦东新区非遗保护中心获悉,浦东新区自2006年起,对辖区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始立项进行抢救保护。截至今年6月,全区现有79个项目已列入保护名录体系,涵盖传统技艺、民俗、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医药等非遗10大门类。在全区36个街镇中,已有29个街镇立项保护,覆盖率为76%。其中,有8项列入国家级名录,35项列入上海市级名录,36项列入浦东新区区级名录。

  全区现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1名(9人已去世),其中国家级5人,市级46人,区级100人。现有市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5个,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3个,区级非遗保护传习所9个,涵盖学校、社区、文化团队等各个领域。

  为非遗传承人找徒弟,浦东相关职能部门也做出了努力。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绒绣”,长期面临着传承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传承人平均年龄已达60岁。“上海绒绣”国家级传承人唐明敏曾许下心愿:“大家都在问我徒弟在哪里?我的梦想就是趁眼睛还能看,体力还行的时候,找一位接班人。”

  为此,今年浦东启动了“上海绒绣振兴五年规划(2020—2024年),内容包括在高桥镇建立上海绒绣振兴示范基地,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立非遗重点实验室,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建立上海绒绣培训基地,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建立共同保护和研究基地,还包括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将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在传承人队伍中实行师徒带教模式,即国家级带市级、市级带区级、区级带街镇级。此外还将推出青年人才扶植计划,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人,申报并进入“上海绒绣”传承人队伍,挖掘和培养新生力量,形成合理梯队。

  非遗不能成为存在于博物馆里的古董,唯有真正走进当代人的生活,方能源远流长。此外,为改变浦东非遗产品势单力薄、合力不足的状况,新区也打造了集中展示平台。近期,“浦东文化”微信公众号上线“浦东记忆”小程序,小程序设立浦东首个非遗产品集成式线上销售平台——涵盖20多种非遗产品的“非遗集市”, 提供购买地址、联系方式或其他购买链接。“非遗集市”的功能还将继续开发完善,未来还计划上线浦东非遗微店或淘宝店,替浦东非遗产品一起来“吆喝”。

  新区还推动非遗保护单位与优势企业合作,将非遗产品开发为非遗文创产品或非遗伴手礼。非遗传承人则被鼓励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企业对非遗产品的开发,进而在保持非遗项目“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走出非遗产品社会化开发的新路径,积极探索非遗项目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创新。

  而针对一些明显难以融入现代生活的非遗项目,新区非遗保护中心也正视这一状况,于今年启动抢救性记录工程,搜集文献、视频、音频等内容,建立完整的非遗数据库,让非遗传承人的“绝学”不被遗忘,留待后来人“兴亡继绝”。

信息来源:浦东时报

责任编辑:陈莉

 

发表评论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