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 浦东文明网 -- 文明浦东我先行
“快乐老家”串起浓浓睦邻情
发布时间: 2016-11-17    文档来源:浦东文明网    

  11月10日下午,梅园村村民孙梅芳的家里时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二十多位老姐妹围坐在客厅里,这边厢打着毛衣,那边厢谈天说地,一派其乐融融。

  孙梅芳家是目前航头镇的8个“快乐老家”睦邻点之一。今年5月,航头镇老年协会开展抱团式养老服务“快乐老家”项目,在6个村组建起8个“快乐老家”互助活动组,用睦邻点串起“熟人社会”,统一组织活动规范,挖掘资源,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指数。

  “姐妹团”相聚乐淘淘

  “周一唱歌、周四编织,都不用通知,一吃完饭大家就聚过来了。”孙梅芳说。自从8年前开始拉上几个老姐妹到家里来聊聊天、唱唱歌,孙梅芳的“姐妹团”不断壮大,如今,在睦邻点的活动手册上,填上了29个名字。

  多才多艺、兴趣爱好广泛,是梅园村互助活动组的特色。成员中,既有退休音乐老师,又有编织达人,有所长者担任起老师的角色,教授姐妹们声乐、舞蹈,相互传授生活经验。姐妹团还曾代表梅园村登上镇文化中心的舞台进行演出。隔三差五,作为睦邻点点长的孙梅芳会组织大家短途旅行,近到杭州、象山,远到青岛,都留下了“姐妹团”欢乐的倩影。

  “有时候聚在一起聊聊家常,不顺心的事情大家开导开导,也能心情舒畅。”62岁的蔡阿姨还记得8年前自己刚退休时的情景,闲在家里没事做,心情郁闷,“感觉就像是生了病”。而现在,“每到周日、周三的晚上,一想到明天又是去睦邻点活动的日子,心里就乐滋滋的。”她的话引来老姐妹们连声附和。

  无私奉献拢起邻里情

  沈庄村131号是航头镇的另一个“快乐老家”睦邻点,点长沈水荣今年71岁,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为附近村民当了10年的“义务放映员”。

  10年来,沈老伯把自家屋子空出来,邀请周边老年朋友到家里来一起观看沪剧、越剧等,随着“观众”越来越多,沈老伯把“观众席”从西厢房移到了客堂间,放映设备也从DVD播放器升级为了55寸的大彩电。沈老伯还自己做了一块小黑板,写上放映剧目预告挂在家门口。

  正式挂牌睦邻点以后,原本每周一次的活动,增加到了每周两次。除了在家里看电影,沈老伯还为大家读报,有时组织老年朋友结伴外出参观游玩。

  购买音响设备、光碟、报刊,这些全由沈老伯自掏腰包,有时他还会为大家准备茶水糕点,有人主动提出交些费用补贴水电费,但每次沈老伯都加以拒绝:“力所能及为大家做点好事情,我早就做好了奉献的准备。”

  “多亏有老沈这样的好心人,我们才能有聚在一起看戏、聊天、白相的机会,就像有了一个大家庭。”经常来沈老伯家看戏的赵阿姨说。

  规范化管理促守望相助

  今年5月起,孙梅芳的家门前多了个摆满鲜花的花架,沈水荣家的客堂间里则放进了崭新的书报架。一张张“快乐老家睦邻点”的铭牌被安在了点长们的家门口。此外,镇老年协会为这批睦邻点定制了宣传板,添加了一批座椅等必需品。

  除了这些统一设置外,挂牌“快乐老家”以后,原本由村民自行发起的小团队,有了统一的管理,成为了规范化的睦邻点。根据要求,睦邻点定期开展文体联谊、养生保健等活动,并且由点长做好记录工作,确保互助活动常态化开展。

  为了让更多区域内的老年人能感受到睦邻点的温暖,互助活动组发挥“守望相助”的功能,与各区域内不能到睦邻点来活动的独居、孤寡、体弱老年人,开展关爱结对,经常性上门探望和关心。

  航头镇老年协会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家中子女忙于工作,老年人退休后精神孤寂的情况愈发普遍,航头镇通过创造农村抱团式养老环境,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希望快乐互助能实现老有所伴、老有所乐、老有所助。

责任编辑:陈 莉

发表评论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