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 浦东文明网 -- 文明浦东我先行
北蔡有个“万金油医师”郭海英
发布时间: 2017-02-22    文档来源:浦东文明网    

郭海英

  “看病难”有一个最大的症结,就是患者都集中在三甲医院,假如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不去大医院,应该就会缓解不少压力。然而,疾病很复杂,往往患者无法判断自己的头疼是感冒还是脑溢血的症状。在英国的医疗模式中,是通过给每一个公民签约一位家庭医师,由家庭医师先做判断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像家人一样熟悉你的医师

  北蔡就有这么一位“万金油医师”郭海英。由于她的细致观察,好几位老人避开了重病乃至死亡的风险。

  2014年某天,郭医师的签约患者沈阿姨来看病,诉说头晕、出汗,郭医师意识到沈阿姨情况与平时大不一样,立刻联系了急诊床边心电图检查,检查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快马加鞭,郭医师一边给沈阿姨建立静脉通路,一边通过绿色通道把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整个过程不到30分钟!

  沈阿姨在及时接受介入手术后,转危为安。此后两年,沈阿姨一直在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她说:“没有郭医生我怎么能活到今天!”

  6年前,78岁的王阿姨发生了严重腹泻,两个多月时间里,她辗转看了好几家医院,先后服用了10多种药物都不见好转,身体越来越虚弱,老人家都不想活了。当时,挂郭海英的号时只想开点药。郭海英一边安抚老人,一边凭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给老人开了肿瘤项目检查单,看到结果显示胃肠道肿瘤的指标很高,便立即联系上级医院预约了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癌并及时采取切除手术后,王阿姨的腹泻症状缓解了,精神也一天天好起来。

  北蔡开始推行家庭医生“1+1+1”签约,王阿姨领着全家到来,成为郭海英的首批签约家庭之一。她说:“我一家人受了郭医师5年的照顾,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呀!”

  “并不是我的水平有多高,而是我对我的患者很熟悉,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能够很快注意到。”郭海英认为,患者辗转多家医院看病并不一定明智:“每个医院的医师都只对你的病情了解皮毛,再高明的医术也难免有失手的时候呀!”签约家庭医师,认准一个医师,经年累月地诊治和接触,这个医师一定能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健康状况,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从而“做你的看病导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据悉,在上海“1+1+1”试点社区中,郭海英签约居民人数1486名,在全市排名第30位,浦东新区排名第一。几年来,她的签约服务知晓率和居民满意度都很高,签约前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率、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都有大幅度提高。

  这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郭医师手上有技术。在来上海前,郭海英做过12年的呼吸科医师,到上海后又通过了全科医师相关学习,并在仁济医院进修,练成了“内外兼修”的本领。2013年,她还赴澳大利亚考察家庭医师制度。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社区实际情况,郭医师为居民提供了“北蔡特色”家庭医师服务。

  其次,郭医师心里有患者。2012年9月28日,一位家床病人急需换胃管,郭医师为了赶时间,不顾自己刚刚学会骑助动车就上路了。结果,半路上被一辆汽车撞翻,飞出去十几米,身上所有的大关节处都破了,鲜血直流。她就带着一身伤赶到居民家里,做完全部医疗服务,才去处理自己的伤口。

  郭海英带领的全科团队,管理辖区涵盖8个居委1个村委,常住人口高达4.1万人。作为团队负责人,她带头为20多名残疾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等特殊人群上门服务,无论冬夏寒暑,风雨无阻地为他们适时指导就诊及转诊。

  为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识,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郭海英主动到居民区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年累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30余次。去年5月,她左腿挫裂伤缝合了10针,走路都成问题,却仍然坚持到社区讲解糖尿病的饮食和运动等自我管理知识。看到这样的好医师,一位“老烟枪”周老伯说:“郭医生,您都伤成这样了还来给我们讲课,从明天起我就开始戒烟限酒,配合您控制好血糖!”

信息来源:浦东时报

责任编辑:陈莉

 

发表评论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文明网联盟 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