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在我家 春风吹遍百千家

来源:嘉定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8-02-22

 

    迄今为止,当村干部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冬末春初的午后,和绚温暖的阳光照射进办公室,忽地一声急促的、不间断的“滴呖呖”电话声,打断了我的酣睡,把我从美梦中拉回了现实,我揉着惺忪睡眼拿起了电话:“喂,请问是谁?”。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徐行方言,“小杜啊,是我啊张金龙。今年春节元宵节我们“客堂汇”又要搞文艺演出活动了,帮我做下活动预告和标题吧!”春节期间,八组“客堂汇”召集人张金龙家里又要忙活了。

    这一刻让我不禁回忆起了四年前......

    出生在徐行镇钱桥村的我,很小便搬到了城里,打小就没有农村孩子的生活经历,见过农田却不会种地,见过池塘却不会游泳。农村的蔬菜认识我,我却不认识它们,更不知道怎么做菜烧饭了。

    长大以后,由于喜欢农村的空气,再加上爸妈双双退休,于是我们全家搬回了乡下。岂料这一搬,将我对人生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在城里的朋友们都有这样的一个感受,出门就认识对门邻居,有的甚至还不知道姓什么,小区里一转悠抬头看看都面熟,想想不认识。但在农村,我的生活观被彻底刷新了。村民们见面不仅会打招呼,还会一起干活,一起散步,甚至相互送农作物,这温馨的日常让我感觉到,原来农村才是我们的归属。

    我们搬到乡下第二年,村里搞村民组长选举,妈妈的老朋友夏良胜正在村里做宣传干部,他建议我妈妈也试一试,没想到真被选上了。于是老妈退休后的日常,除了唯一爱好看电视剧,增加了一个新的选项——为村民们办事,老爸也从一个“菜园张”变成了“神辅助”,协助妈妈做各种后勤工作,如召集村民开会、将年终分配发到每家每户等,计算机专业的我则抽空帮妈妈设计表格方便其工作。

    这样的生活很充实,很快乐。直到有一次家里搞了一次活动,我的人生转折点来临了。当时徐行镇正在建设一个新基层项目“客堂汇”,2014年2月10日那天,村妇联有一个“客堂汇·关爱女性健康行”活动,结合春节传统节日,放在我家“客堂汇”举办。门口摆了一个讲台,有医生来给百姓们讲课,村干部们则在拍照。讲课结束后,我家又变成了搓元宵汤圆的活动场所,晚上车库里还组织了猜灯谜活动。这一天的活动很热闹很丰富,我们这附近几十人都参加了,都很开心,我也好奇地拍了些照片。在接触了现场的村干部介绍“客堂汇”后,得知这样的“我们的节日”传统节日活动每年都会搞。我心中萌发了一个想法——我想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去,我想看到村民们的灿烂笑容!

    辞职后,我按照招收村干部的流程,通过了镇面试和笔试。2014年3月19日这天永生难忘,因为我正式成为了一名“村官”,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新道路。本身我就是计算机软件专业,熟悉互联网,也爱好摄影,进村委会的第一个星期,我和年轻同事们建立了“客堂汇在钱桥村”微信公众号,将平时各类活动写成简讯发布在公众号上,不知不觉地做起了宣传干部的工作。

    第二年,我正式接过夏老师的接力棒,负责宣传工作。如今,我身兼多职,宣传干部、文体干部、科普干部、信息员,这些工作都需要组织活动,我的组织能力自然增强了。我发挥自身长处,将360BOX体感游戏机搬了下去开展老年人保龄球电子游戏大赛;网上搜索广场舞教学视频给村民们观看学习;购买皮球、毽子、飞镖等开展中老年趣味运动会;将镇送戏下乡对接到我家为村民们献演......得益于“客堂汇”和这些工作,至今我也收获了不少个人奖项,多年来连续被评为市优秀农委信息员、镇“客堂汇”优秀联络员和镇优秀通讯员等。

    近四年来,我家作为徐行镇“客堂汇”活动点之一,活动也日臻丰富。效仿央视名栏目“百家讲坛”,我家搞了一个“百姓论坛”,将老人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宣传、社会管理宣传、防诈骗宣传、便民服务、医疗义诊等内容放进日程,坚持每周一下午开展,参与人数少则20人,多则近百人。喜爱看电影的我们还自费购置了投影仪、音响、笔记本电脑,给村民播放戏曲电影、广场舞学习视频等。久而久之,村民们每周一到我家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我妈妈备课用的摘录也越来越厚了。为了容纳更多的人,我们把底楼的隔断、鞋柜全部敲掉;为了美化学习环境,老爸把花坛打理得郁郁葱葱,百花齐放,就为了一个质朴的想法:让这个农村更文明,让百姓更快乐。为传承传统文化,村里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也会同时在我家“客堂汇”和八组张金龙家的“客堂汇”开展。

    2017年9月上旬,市妇联、区妇联邀请我们家到央视参加了《国庆七天乐》节目的录制,以“姐妹温馨驿站”结合“客堂汇”开展农村社区活的动主题,借此向全国推广宣传。在小品《国庆客堂汇》中,我们排练了整整两天两夜,不善言辞的老爸始终记不住一句台词,我们几乎要放弃。但想到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堂汇”,我们还是坚持顺利完成了节目录制。2017年10月6日晚上,邀村民们在国庆节一同观看自己的节目直播时,受到大家的赞誉,我们心里甭提多美了。

    有人说过,若我们回到城镇,照样有人搞“客堂汇”,百姓们依然安居乐业,话虽说如此,但我们既然做了,就决定了要一辈子做下去。因为我们做的事,就是乡愁使然,因为我们住的家,就在这个农村。这儿,便是我们的归宿!(徐行镇钱桥村杜晓华)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