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搜索 
中国文明总站  地方网站
长宁区文明网->长宁文明网->要闻
“优质+均衡”双引擎驱动长宁“幸福养老”
发布时间:2022-12-09  文档来源:上海长宁文明网  关键字:长宁
【 字体:

长宁人瑞何其多,“住在长宁,长寿康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10月15日,市民政局揭晓了2018年申城“十大寿星”,其中,长宁108岁的俞丽芬老人和106岁的陈培衡老人上榜成为上海“十大寿星”,上海目前唯一的一对“百岁伉俪”——101岁的费鹤年与100岁的徐曼倩夫妇也住在长宁。截至2018年9月底,全区百岁老人108人,较2017年净增14人,其中男寿星35人,女寿星73名。

今年以来,长宁区以“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区”为契机,以“优质+均衡”为目标,制订2018-2020年三年行动发展计划。计划3年内新增养老床位1100余张,新增护理床位1964张,累计建成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37家、长者照护之家12家。

“幸福养老”的实践在“优质+均衡”的双引擎驱动下正在长宁全面开展,它推动着养老服务设施的优化布局和小型化、嵌入式养老设施建设,激发起社会力量参与养老的积极性,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养老服务可知、可选、可及。

不设围墙服务向社区延伸

在寸土寸金、空间资源极为稀缺的长宁区,如何以有限的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均衡、充分的服务?

上午10点,走进北渔路上的北新泾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申宁苑”,一楼日间照料“乐宁坊”里老人们正在做着游戏。二楼是康复训练的“康宁坊”,设有休闲茶吧、多媒体活动室。三楼是长者照护“和宁坊”,设有16张床位,专为老人手术后家里无人照料及遭遇其他困难时提供临时照料。承担长者照护服务运营的福寿康居家康复护理机构工作人员说,16张床位显然供不应求,必须经过第三方专业评估,评估等级要达到四级才能入住。

区民政局局长章维说:“建设‘申宁苑’是区里的一项为老实事工程,它没有‘围墙’,真正将服务延伸到了社区。目前这样的为老服务中心全区已建成4家,到年底要达到10家,实现长宁区街镇全覆盖。”长宁区以设施建设为支撑,如今全区共有养老机构44家,床位6150张,户籍老年人床位拥有率达3%,位列中心城区首位。全区所有公办养老机构和60%的民办养老机构均开展了日托、助餐、助浴、助医等延伸服务,更有部分养老也丰富了老人精神生活。

打破壁垒政府、社会共推幸福养老

面对人口深度老龄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长宁区打破行业壁垒,政府、社会共同推动幸福养老。长宁区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完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10大类30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试点“进度条”。

“一中心、多网点、全覆盖”的社区为老服务网络在长宁区开始布局。按照 40平方米/千人和打造15分钟为老服务圈的要求,每个街镇建设一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至少一家长者照护之家,每4到5个居委会建设一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每个居委会建设一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由此绘制“街镇综合服务圈—社区托养服务圈—居民区活动圈—邻里互助圈—居家生活圈”五圈合一的15分钟为老服务圈。

打破部门壁垒,长宁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探索。对一些高龄老人尤其是失智失能老人来说,在家里养老,专业护理是一大难题。位于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的颐家护理站,2015年就将居家养老服务站、颐家护理站、社区卫生服务站三个功能载体融合起来,成为上海市首家“三站合一”的社区医养服务试点。仅今年上半年,累计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康护服务6800多人次,服务满意度达98%。

谋发展 打造“养老淘宝”

除了为养老需求“开处方”,长宁区正进一步打造“养老淘宝”,未来可以像点餐那样选择自己想要的养老服务,不出家门尽享智慧化养老服务。

2017年底,长宁区入选全国首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区,辖区3个街道荣获全国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街道。区政府将智慧养老纳入“十三五”信息化顶层设计,投入600万元建设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向老年人提供主动关爱、便民服务、“一键通”及“24小时”紧急援助等服务,还建立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全过程监管系统,实现了服务过程可视化、数据化、报告化。

作为全国首个“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长宁区还通过政策扶持,吸引华燕房盟、晨讯科技、新长宁慧生活、颐家等一批“互联网养老企业”入驻,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集聚效应显现。(来源:长宁时报)

注意:如无法下载附件,请右键“目标另存为”即可。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