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搜索 
中国文明总站  地方网站
长宁区文明网->长宁文明网->街镇信息
上海长宁区新泾镇社区志愿服务中心通过"三加强"
发布时间:2022-12-09  文档来源:上海长宁文明网  关键字:长宁
【 字体:

上海长宁区新泾镇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位于泉口路17号1楼和3楼,建筑面积达300平米,下设33个居民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专业志愿团队51个,发布志愿项目986个,总服务时长197406小时。目前共注册志愿者21133人,注册率占常住人口15.08%。

中心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通过资源整合、社会化运作、团队培育,孵化特色,激活镇域志愿服务力量重要引擎,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在价值引领、道德示范、志愿文化、公益服务、关爱帮助、互助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加强“志愿云”运作,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便捷于民

积极探索运用志愿云网上服务系统,征集百姓公益、及时发布贴近民生的志愿服务信息,形成中心、社区在注册认证、供需对接、项目认领、信息发布等功能上下衔接、信息互通的互联网格局,不仅把群众需求的好的志愿项目真正服务与民,便捷于民,也为社区居民就近就便参与、乐享志愿服务信息提供了平台,吸引到更多的社区党员、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志愿者积极自觉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今年以来,中心先后通过维护文明交通、惠民综合帮扶、护航进博先锋等项目信息的发布,共吸引1300余名志愿者认领参与。

加强优秀团队培育,倡导优质志愿服务吸引于民

中心积极挖掘资源、对接民生需求,以党员引领、进博护博为主线,推动全镇优秀志愿服务团队沉到基层,扎根社区、服务进博,形成了全镇覆盖、社会动员、基层各具志愿特色的生动局面。

党员引领团队。为树立典型,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中心近年来重点培育了一批由党员作为工作室领头人和志愿服务主力军的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带动社会大众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做到有队伍、有典型、有效果,形成全民参与服务,人人倡导志愿的服务模式。例如退休老党员张龙云领衔的“零距离”工作室、退休特级党员教师庄关通创办的“7012”悦读班、热心为老服务的“鹏飞理发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倡导理性理财的“倪白理财党员志愿者工作室”等优秀专业志愿团队。

进博护航团队。作为对接保障进博会的成员单位之一,新泾镇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相关精神,广泛发动镇域内各支优秀团队,在平安保障、文明交通、窗口服务、市容环境等方面积极开展创优服务活动,为参与、服务、保障进博会打下扎实基础。

窗口服务,亮微笑。

新泾镇社区事务受理团队主动跨前一步,在虹康绿地休闲广场联合镇党建中心、志愿中心、镇总工会等部门共同开展“进博先锋·党员行动”组团公益活动,将居民息息相关的政策带入社区。

同仁导医志愿团队镇导医志愿者队伍于2011年就开始为同仁医院提供引导、咨询、取号挂号、指导并提供指路、搀扶等服务,8年来,全镇32名导医志愿者不仅为就医百姓提供志愿服务186万人次,还为缓解医患矛盾、提升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建言献策,广受医院、病人及家属的赞誉。

交通文明,树新风。

交通文明志愿团队365天,风雨无阻每日早高峰时段坚守在两条样板路段开展交通执勤工作,为营造路口的交通安全、行人安全,为配合进博会交通保障工作提前进入实战状态。

雪亮工程,保平安。

平安保障团队围绕新泾北苑、新泾家苑居民区及周边重点区域,镇平安保障团队推出“雪亮工程”建设,做实智能门禁、智能井盖、智能充电桩安防工程,确保进博期间镇域内安全稳定。

市容环境,靓家园。

环保团队以绿色社区生态环境治理为目标,着重镇域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进博会沿线周边道路、河道、小区环境建设等方面有新面貌、新提升。

加强资源整合共享,打造跨界合作志愿服务品牌受众于民

 

中心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展服务阵地、丰富志愿服务内涵,促进志愿服务从社区向社会面的延伸,实现资源共享、社区共治。

志愿文化引领资源共建共享。中心依托百联、镇文化中心、团委等区域单位实现共建联建,围绕文化阵地共享、文化信息共通,文化服务互动原则,定期开展志愿文化活动,并结合新泾田野文化,把沪剧、手撕纸、西郊农民画等志愿文化元素融入志愿服务,使社区百姓通过参与、互动,从心底迸发出对善的敬重、对美贸的向往、对新泾社区的热爱。百姓共舞台。百联文化广场坚持365天全年无休日的义务志愿服务,每天开放12小时,吸引社区田野沪剧队、田野舞蹈队等社区志愿文体团队,举办演出300余场,服务文化团队700余支,开办各类培训和讲座500余班次,受到社区居民们的欢迎和称赞,被亲切地称为“销品贸”里的大舞台。

“爱心暑托班”。近年来,被社会需求家庭广泛关注,为了能让镇域内的青少年度过健康、愉快、寓教于乐的假期,新泾镇整合镇创新屋、图书馆等资源优势,积极组建专业志愿师资力量,开展“神秘的火山世界”,“3D打印”及“皮影制作”等各类文化志愿活动项目,受到了辖区内青少年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田野文化”展示。中心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创新活动载体,把手撕纸、西郊农民画等非遗文化融入“3.5”学雷锋、“12.5”国际志愿者日、“进博护航”等项目展示和绘画技能,受到社区百姓、企业白领的追捧。

跨界服务对接百姓关切需求。新泾镇积极引进社会组织和专业团队,以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专业人才,开展专业管理和专业服务。刘博士“阳光心理工作室”,自2008年合作以来,共为全镇2万余名3至80岁人群提供讲座、心理健康咨询等专业服务,其中服务心理问题青少年400余名。“条块联动精准对接”,中心以试点项目探索为契机,汇聚新泾志愿服务力量,打造跨界志愿服务。今年6月,与市中科院签订家庭健康管理科普志愿服务试点项目,自合作以来,双方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学习,共发布“高龄生育,你做好抗风险准备了吗?孩子摔到头怎么办?”等科普保健知识8篇、“关注脑健康”等名家义诊活动预通知2篇,线下开展专业知识培训,通过条块联动,吸引1500余名志愿者关注,使健康常识通过层层传播惠及新泾镇百姓家庭。

优秀的团队凝聚人、精彩的活动吸引人,这些优质项目服务社区、贯彻全年、形成系列,不断释放品牌效应,扩大镇域志愿文化的宣传声势和社会影响力,促进志愿服务集市常态化、供需对接精准化、参与群体多元化,也带动了越来越多跨界合作、群众喜爱的志愿服务项目扎根社区、融入民生、惠及新泾镇百姓。(来源:绿色新泾)

注意:如无法下载附件,请右键“目标另存为”即可。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