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地方网站
邮箱 搜索
 
 
|
|
|
|
|
|
|
|
|
|
|
|
|
|
|
|
|
|
|
|

他们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 能工巧匠就在我们身边

发布时间: 2021-03-11    文档来源:上海文明网     责任编辑:孔凡俊
字体:[] [] [ ]

  在2018年“上海工匠”选树命名暨工匠精神主题论坛上,98名2018年上海工匠正式揭晓,并受到隆重表彰。

 

33.jpg 

图说:2018年“上海工匠”全阵容

  

  工匠们追求完美和极致,有着执着的坚持和不懈的追求,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他们有着怎样的工匠精神?

  洪永楠:汽车疑难故障攻关的行家里手 

 

45.jpg

 

  洪永楠,男,1968年11月生。上海吴安综合服务中心汽车修理厂技术经理。高级技师,负责车辆维修保障、疑难故障攻关工作,技术能力高超,有多项专利发明。

  他先后被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建立了“洪永楠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洪永楠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大奖,带出了一批具有高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高级技师题库研发组长和市一类技能大赛命题专家、裁判、裁判长。他赴西藏拉萨等全国各地授课,为新疆的学生讲课,主编多本教材,是多所中高职院校教学指导专家。

  他参加消保委汽车消费投诉处理逾百起,参加上海电视台节目制作,连续五年在97.7和103.7每周直播中现场解决听众的难题,节目超过300期。

  洪永楠同时担任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汽车维修专业考评组组长、上海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组长、上海市技师协会汽车修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消保委特聘专业顾问、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出色地完成了行业和协会艰难繁重的工作任务。

  蒋中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追求的工匠精神 

 

44.jpg

 

  蒋中庆,男,1968年6月生,汉族,上海雅典娜家具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闵行区“海派家具(揩漆)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18闵行当代工匠。

  他17岁开始进入上海艺术品雕刻四厂(前身为1930年创立的蒋荣兴木器号)学习传统家具揩漆技艺。1992年,艺雕四厂倒闭,他外出打工。1999年,开设红木作坊。2010年,他正式成立上海雅典娜家具设计有限公司,申请“海上蒋家”商标,主营海派红木家具,并坚持用中国传统的揩漆技艺,只用生漆,不用化学漆。在15道传统揩漆技艺的基础上,完善发展至43-52道工序。

  现在,公司共有家具品种100余件,其中,国家外观专利产品13件。2016年,入选“百名市民手工达人”。2017年,作品入选全国首届工艺美术大赛“中国好手艺”,品牌入选上海设计之都“家具家居类创意推荐榜”。同年,入选上海市闵行区“海派家具(揩漆)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2018年,入选“闵行当代工匠”。

  张真玉:把服装制版做到极致 

 

55.jpg

 

  张真玉,男,1979年12月生。从事服装制版师工作将近20年,现就职于上海之禾时尚实业集团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服装立裁制版师。

  在近20年的服装制版工作生涯中,研究国外服装技术资料的同时,将国际品牌服装的版型和高品质,作为学习范本,从中获得最新的服装结构设计技术、不断充实自己对版型把控的新思维、新理念。结合精湛立体裁剪技能和相对完整的工艺技能逐渐独创出一套系统的制版方法。解决生产或高级定制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突发疑难问题,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

  在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技术的同时,张真玉陆续获得了“闵行当代工匠”、“ 女装平面裁剪多功能弧线尺”专利、“上海市纺织行业服装制版师技能竞赛一等奖”、“2017年度上海服装行业优秀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7年度全国服装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服装制版师(一级技师)”、“工艺美术师职称”、 “第四届全国十佳服装制版师大赛优秀奖”, “北京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成功举办所做出的积极贡献纪念证书”。

  陈爱华:匠心洗出“中国皂” 

 

66.jpg

 

  陈爱华,上海正章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上海市劳动模范、高级技师,上海首批洗衣师首席技师;2016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17年市劳模创新工作室;2018年“上海工匠”。

  “妙手回春”“华佗再世”,这些都是别人给她的称誉,然而这些并不是送给一位名医的锦旗,而是对一位神奇的“洗衣匠”的高度认可。她就是来自上海正章实业有限公司,被誉为上海最年轻的洗衣技能大师陈爱华。

  入行21年,身为“70后”的她已经是行业内屈指可数的双工种高级技师,身为正章洗衣的首席技师,曾有成百上千的衣物在陈爱华一双妙手之下“重获新生”,将一件破衣焕然一新,仿佛已经变成一种刻印在她骨血之中与生俱来的超能力。

  从不轻易说“不”——这正是陈爱华身体力行的工匠精神。每一件衣物在她手中都是珍贵的艺术品,将工作做出艺术般的精致与精彩,也是陈爱华作为优秀黄浦工匠一片最诚挚动人的匠心。

  郭乃根:地震勘探技术的创新者 

 

77.jpg

 

  郭乃根,上海申丰地质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发部技术组组长;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等;2018年上海工匠。

  地震勘探行业,一直以来使用炸药爆破震源,需要经过打孔,埋炸药,爆破等环节。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对炸药安全的管控也非常严格,在人群密集的城市勘探建设中,在有限的地理空间也不允许使用炸药。因此,一种替代炸药震源产品的需求促使着郭乃根产生了研发新型震源,填补国内该项科技空白的设想。

  为攻破技术难关,他与团队成员潜心钻研,终获技术突破,其应用效果具备了替代炸药震源的功能。新型震源以其勘探成本大幅降低70%以上,避免了炸药的安全风险和管控制约、探测深度扩大2倍、探测效率提高5倍以上、环境污染小、激震能力强、探测数据精准提高1倍以上等优点被广泛采用,同时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比起金融、IT这些行业,地震勘探行业,鲜有人看好。但正是凭借着对这份职业的责任感、对这份职业的热爱,郭乃根在单位与家人的支持下,依然坚持了下来,成为了万中选一的“上海工匠”。

  刘齐山:“零高度飞行”技师 

 

88.jpg

  

  刘齐山,磁浮公司首席技师、中共党员,在磁浮列车的运行安全保障、维护经验积累、技术资料转化、设备工装研制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并逐渐成长为一名拥有仪表维修高级技师和电气维护技师资格的磁浮列车维护生产骨干,带领“零高度飞行”技师工作室保障着上海磁浮示范运行线可持续的安全运行。他先后荣获“上海建设交通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16-2017年度申通集团首席技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刘齐山是高速磁浮领域出名的大工匠,十几年在维护一线的刻苦专研,练就了火眼金睛,是大家公认的故障处理高手,发现并防范了6起重大设备隐患;他精通磁浮列车电信号连接器制作,完成的成品质量远好于德国制造;他带领团队开展了32项设备整改项目,开发了22种列车维护工装,提升了列车系统的可靠性和设备的维护效率。

  2008年以来,刘齐山带领团队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高速磁浮设备国产化领域的科研项目,打破了德方的技术壁垒,成功研发了12类200多种磁浮关键国产替代产品,取得发明专利3项(正在申请的专利项目6项)。

  作为“零高度飞行”技师工作室的负责人,刘齐山创造性地提出了“自主维修拓荒者、攻坚克难先行者、国产替代研究者、人才培养带教者、规程标准创建者”的工作室定位,以磁浮列车的护航手为己任,着力打造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7573